(1) 保險受益權的生成理論界認為,受益人可以通過設定、推定和合法性生成。我國《保險法》規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這是受益人的指定方式。指定受益人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的單方面民事法律行為。行使指定權的主體只需告知受益人,不需要征得受益人的同意。需要注意的是,這樣一來,為了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投保人在指定受益人時必須征得被保險人的同意。(12) 臺灣《保險法》規定,受益人有疑問時,推定保險人為自己利益訂立合同。這就是受益人推定的方式。我國《保險法》沒有明確受益人推定的方式。目前,理論界主要爭議的是受益人的法律生成問題。根據我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有學者認為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是法定受益人。(14) 但筆者認為,本文并不是關于法定受益人的。原因有二:(1)法律生成是指未經當事人同意,由法律直接規定。第六十四條沒有明確規定被保險人的繼承人為法定受益人。(2) 根據法學理論,筆者對第六十四條作如下理解: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受益人不能確定的,保險金由其繼承人繼承,作為被保險人的財產,保險金應當按照繼承法的有關規定分配。被保險人的繼承人領取保險金后,應當在領取保險金的限額內清償被保險人生前的債務。但是,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在收到保險金后沒有這種義務。如果被保險人的繼承人被確定為受益人當然會引起遺產分配的糾紛,因此二者不能簡單等同。鑒于現實中不可能確定受益人,筆者建議在保險法中增設法定繼承人。(2) 保險受益權的變更是指保險受益權主體的變更。在保險合同期間,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可能因某種原因需要變更原指定受益人。法律允許此類變更,但此類變更僅限于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保留變更權利的情況。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在指定受益人時明確放棄變更權的,受益人成為不可逆轉的受益人,其權益受法律保護。未經受益人同意,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不得變更受益權主體。一般認為,變更受益權的主體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我國《保險法》還規定,“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可以變更受益人,投保人變更受益人必須征得被保險人同意”。根據法律規定,被保險人是變更受益人的決策者,變更受益人的主體應限于被保險人。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改制需要通知員工嗎
2020-12-31旅游合同侵權責任如何賠償
2020-12-16怎么撤銷無效婚姻
2020-11-26股權轉讓時公司名下房產可否處理
2021-03-01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0-11-28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