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告知義務主體方面,在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中,當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不同時,被保險人是否應當承擔如實告知義務?我國《保險法》只規定投保人是告知義務人,但在實踐中,保險人會要求被保險人如實告知相關事項,因為被保險人對自己的生命健康最為了解,所以保險人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在目前沒有明確解釋的情況下,被保險人未履行告知義務的,應當歸責于投保人,因為投保人應當知道并告知密切相關的被保險人。在不可抗辯條款方面,不可抗辯條款限制了保險人在若干年后終止合同的權利,以保證壽險合同的穩定性。實踐中,投保人交了四五年保險費后,往往發生保險事故并索賠,但保險人此時舉證,認為投保人在簽訂合同時違反了告知義務,要求解除合同而不交保險保險費。由于我國保險法中沒有相關的不可抗辯條款的規定,在本案中,法院將面臨兩難境地,支持投保人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支持保險人是違反公平原則的。因此,有必要通過立法或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這一問題。在實踐中,保險人和投保人對如實告知義務的范圍往往持不同意見:保險人認為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保險標的的有關事實,包括被詢問的事實和未被詢問的事實;但投保人認為,保險人沒有義務告知未詢問的事實。筆者認為,如實告知義務范圍的確定,應當以保險人書面詢問時被保險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事實為限,即使超出保險人詢問范圍的事實非常重要,被保險人也不承擔告知義務。保險人設計的保險申請表和風險查詢表是保險人提出問題的書面形式。其中所列查詢事項,視為申請人必須如實告知的事項。書面詢問以外的事實是否屬于告知事項,是法律問題而不是事實問題,顯然不應由被保險人承擔。根據《保險法》第十七條的規定,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告知義務所造成的法律后果與過失所造成的法律后果不同。因此,要注意區分債務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可以結合年齡、健康狀況、職業、文化程度以及保險人是否有明確說明。一般來說,如果債務人“帶病投保”,即在疾病發生后迅速投保,或者長期患有某一重大疾病,且該重大疾病也是保險人書面詢問的內容,那么隱瞞的主觀故意是明顯的,應當認定債務人故意不履行告知義務。過失不履行告知義務的,應當限于債務人的重大過失。因為從目前保險市場的實際情況分析,大多數投保人都缺乏保險專業知識,因此要求投保人對自己的行為給予高度的照顧過于苛刻。福建省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交通肇事糾紛中,律師費可由保險方承擔嗎
2020-11-15非法集資公司高管會認定為犯罪嗎
2021-01-14商評委如何認定域外證據
2020-12-21商標續展的作用是什么
2020-11-21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