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務發明寫的個人符合法律規定嗎
1、如果是職務發明專利權人肯定要寫企業,如果是非職務發明則寫個人。兩者的區別是,權利的歸屬不同。
2、如果是一項很好的發明創造,申請費都是小意思。舉個例子,如果你自己搞了一個和企業無關的發明創造,專利權人寫你自己,有一天有人想掏1000萬買你這個專利,這時你有說話權,且賣的1000萬由你支配;而你把非職務發明專利權人也寫成企業,則企業有說話權,賣的1000萬由企業支配。如果你搞的是職務發明,肯定是要寫企業的,這個法律有規定,企業有此專利的所有權,只能是發明人或設計人。
二、具體權利和義務關系
1、發明者的權利與義務雖然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取得的專利權歸發明人或設計人所在的單位,但發明人或設計人也享有部分權利。具體表現為:署名權。在專利申請文件和專利文件上署名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一種固有的精神權利,特別是對職務發明人來說,雖然他們不能成為專利權人,但他們以署名方式表明身份的權利不可侵犯,不可轉讓。職務發明人有權署名,也有權不署名,也可以署假名或筆名。獲取獎勵與報酬的權利。
我國《專利法》第16條中規定:“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獎勵;發明創造專利實施后,根據其推廣應用的范圍和取得的經濟效益,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合理的報酬。”從中可見,對于專利申請獲批的職務發明,單位是“應當”給予發明人獎勵與報酬的,為了使發明人的獲取報酬的權利能夠得以實現,我國在《專利法實施細則》第77、78條中做出了諸如“一項發明專利的獎金最低不少于3000元”、“在專利權有效期限內,實施發明創造專利后,每年應當從實施該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營業利潤中提取不低于2%或者從實施該項外觀設計專利的營業利潤中不低于0.2%,作為報酬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等可操作性較強的規定。優先受讓權。單位專利權人訂立專利轉讓合同的,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受讓的權利。(《知識產權法實用專輯》,法制出版社,82頁。)
2、用人單位的權利和義務
(1)專利申請權。相較于非職務發明創造,用人單位的權利集中體現在其掌握了雇員的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即單位有權決定是否申請專利,如單位申請且獲批,單位即成為專利權人,并可取得行使專利權的完整權能;但如單位放棄了專利申請權,那么該發明創造也并不能當然地轉為非職務發明創造,而應作為社會公眾財富,為公眾所利用。即發明創造只要符合“職務”一詞的基本條件,單位就成為了權利的所有人,無論其是否行使專利申請權,原發明人或設計人都不得以非職務創造發明對該發明創造行使專利權。
(2)給予發明人獎勵或者報酬的義務單位的此項義務與前文所述發明人獲取獎勵或報酬的權利內容基本一致。
職務發明時相關的當事人應積極的取得這類勞動者的同意,在辦理這類發明證書時,應書寫相關的企業所有。用人單位在雇傭這類人員時,應積極的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對這類人員進行相關的專利發明享有相應的優先權。
怎么區分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
職務發明被授予專利單位使用該專利違法嗎?
職務發明創造的認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外婚姻財產法院怎么判
2021-02-03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5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