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有權的原始取得類別方式有哪些?
所有權原始取得,是指不以原所有權人的權利和意志為依據,直接依據法律規定而取得所有權。
物權的原始取得又稱物權的固有取得,是指民事主體非依據他人的權利及意思表示而直接依據法律規定取得物權。物權的繼受取得又稱為物權的傳來取得,是指基于一定法律事實,依賴于他人意思表示而取得物權。所有權原始取得,是指不以原所有權人的權利和意志為依據,直接依據法律規定而取得所有權。
財產所有權根據法律的規定,原始取得的方式主要有:
第一、生產。這是指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出新的財產進而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的方式。
第二、先占。這是指民事主體以所有的意思占有無主動產而取得其所有權的法律事實。先占應具備以下構成要件:標的須為無主物;標的須為動產;行為人須以所有的意思占有無主物。
第三、添附。這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因一定的行為而結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 的物或具有新質的物。添附包括三種情形:混合。即指不同所有人的動產因相互摻雜或融合而難以分開而形成新的財產。附合。即指不同所有人的財產密切結合在一 起而形成新的財產。加工。即指一方使用他人的財產加工改造為具有更高價值的財產。
第四、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是指不法占有他人動產的人將其無權處分的動產轉讓給第三人時,如果該受讓人取得財產是出于善意,則可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包括:須讓與人無權處分該動產。受讓人須通過有償交換取得該動產。受讓人取得財產時必須出于善意。轉讓的財產須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動產。
第五、發現埋藏物和隱藏物。埋藏物和隱藏物是指埋藏或隱藏于他物之中,其所有權歸屬不明的動產。
第六、拾得遺失物。這是指發現他人不慎喪失占有的動產而予以占有的法律事實。根據中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三百一十四條的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拾得人不能取得遺失物的所有權。
第七、時效取得和國家強制取得。國家根據法律、法規的強行性規定,采取強制措施將一定的財產收歸國有的法律事實。
一般所有權的原始取得就是根據合法的相關法律程序來進行獲得所有權,而不是通過對雙方進行產生糾紛,然后最終通過法律訴訟或者是和解來獲得相關的所有權取得。這種方式一般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所有權取得的方式。
土地所有權可以轉讓嗎
建筑物區分所有權共有部分
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的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醫療事故罪
2020-12-08有抵押物還能保全其他財產嗎
2020-11-19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交通10級傷殘能賠到多少錢
2021-01-20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啟用
2021-03-23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
2020-12-09拆遷補償協議不是房屋所有權人簽字有效嗎
2020-12-16民宅開辦公司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1-15房產拆遷沒有產權怎么補償,拆遷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14全國宅基地房屋拆遷征收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2-17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相當于購房合同嗎
2020-11-13購買小產權房有什么風險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