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7日,被告人XX于2005年4月7日至2006年5月7日在信用社儲蓄所借款2萬元,月利率9.6‰,年利息2521.6元。2006年5月6日上午8時57分,被告人XX到信用社儲蓄所還款。原告持面值3.840元的定期生活存單支付貸款利息后,原告工作人員將貸款憑證原件放在柜臺上。被告人當即將應退還的現金放進口袋,拿走放在柜臺上的貸款憑單原件,離開儲蓄所。當原告立即派人向XX索要2萬元欠款時,XX以已持有借款憑證原件為由拒絕歸還借款。因此,信用社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償還債務2萬元,并支付全部訴訟費用和損失。法院認為,XX公司因履行合同不充分,違反合同約定的義務,未能向原告償還借款2萬元本金,應承擔違約責任,訴訟理由應為“借款合同糾紛”。不當得利債務的效力不當得利成立后,受益人與受害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不當得利債務。不當得利是不當得利債務的基礎,不當得利債務是不當得利的效力。不當得利義務的內容是受益人返還不當利益的義務和受害人請求返還不當利益的權利。因此,不當得利的基本效果是被害人返還不當得利的權利。首先,當受益人是善意的,即受益人不知道沒有法律依據時,返還利息的范圍僅限于利息的現存部分;如果利息不存在,受益人沒有返還的義務。所謂存在利益,并不局限于原客體的內在形式。如果形式發生變化,其財產價值仍然存在或者能夠得到補償,仍然屬于現有利益。其次,當受益人是惡意的,即受益人在明知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取得利益時,利益的范圍應當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時的數額。即使該利益在返還時已經減少或者不再存在,返還義務也不免除。究其原因,是受益人明知自己的利益沒有法律依據,但仍然無視被害人的合法利益,不需要法律特別保護。第三,如果受益人是善意取得利益,然后又是惡意取得利益,則返還的范圍應以我的惡意開始時存在的利益為準。
以上是相關答案。本金證明書是表明本金已獲支付的證明書。如果把錢和證件都拿走了,就會妨礙銀行部門的正常管理,而且有機會利用,一般都會構成不當得利。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中國的相關法律律師網老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偵查羈押期限最長為幾個月
2020-12-13房產買賣中買受人遲延支付購房款的合同糾紛
2020-12-17超出紅線建設如何處罰
2021-03-23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規定
2020-11-15離婚被告人不來可以離婚嗎
2021-01-15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兒子對父母不孝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07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