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行政訴訟作為社會救濟的最后一道屏障,在解決社會矛盾特別是官民糾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之一,就是努力追求和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我們必須采取合理多樣的爭端解決機制,通過協商、對話和有效溝通,及時解決爭端和沖突。這種和諧應該充滿活力、差異性和多樣性,不斷探索解決新問題的新途徑、處理新矛盾的新舉措。為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有必要在行政訴訟中引入調解制度,加大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援助力度。(2)平衡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需要。我們應該承認,在調解過程中,行政機關確實可能利用其有利地位,威脅、恐嚇甚至欺騙原告,迫使原告妥協,或者以犧牲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為代價,換取原告撤訴。然而,行政訴訟調解并不是無原則的調解。調解由人民法院主持。人民法院在調解過程中,可以采取思想疏導和法制教育等方式,方便當事人達成和解。調解雖然建立在當事人行使處分權的基礎上,但也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一種方式。訴訟調解是當事人行使處分權與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結合。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主持調解過程,可以有效避免調解結果損害當事人利益或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正因為如此,現行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禁止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進行調解,使得當事人之間的“和解”完全脫離了人民法院的審查范圍,往往容易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社會公益造成損害雙方的利益。相反,行政訴訟協調和解制度的建立可以平衡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3) 推進行政訴訟協調法制化的必要性。
行政訴訟法實施以來,行政訴訟撤訴率一直居高不下。據統計,2005年至2009年,我國行政訴訟撤訴率高達30%以上。這種情況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學者們通常將原告撤訴分為“正常撤訴”和“非正常撤訴”。所謂“非正常撤訴”,其共同特點是原告對被起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異議,原告撤訴不是自愿的,而是受到外力的影響;撤訴過程中原告權益得不到保護;法院對原告的撤訴申請“開綠燈”,不僅忽視了對原告撤訴申請的審查,而且動員原告撤訴,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相撤訴”。實踐中,存在著行政主體與原告進行庭外交易換取原告撤訴的“和解”情形,即被告變更具體行政行為,原告申請撤訴。這種變相的“和解”顯然違背了“行政訴訟不適用調解”的原則,但幾乎沒有一家法院在審查撤訴申請后作出不撤訴的裁定。這種情況不僅損害了法律的權威,破壞了法治的統一,而且侵害了公眾或個人的利益。如果行政訴訟協調合法化,可以減少這種情況。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賠償金額范圍
2021-03-19飼養動物侵權是無過錯責任嗎
2020-11-08在中國警察過度執法怎么投訴
2021-03-12注冊勞務公司需要什么要求
2020-12-28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2021-02-08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應收分保準備金與有關原保險合同能否相互抵消
2020-11-29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