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的會計處理受傳統做法的影響,我國會計中的“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直接列示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中。主要包括:(1)持有至到期投資在重分類日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2)除減值損失和減值準備外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
(3)采用公允價值模型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時,將自用房地產或作為存貨的房地產折算為投資性房地產,轉換日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4)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除凈損益外,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企業應當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或應承擔的股份;(5)發行可轉換債券、權益部分的公允價值;(6)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合并價差。
上述資本公積(1)-(5)屬于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利得或損失,在相關資產出售、轉讓、債券轉股時予以沖減。如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時,將原入賬的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出售投資性房地產時,將原入賬的資本公積轉入其他營業收入。第(6)項中的資本公積是基于實質重于形式的考慮。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不具有交易實質的,不確認損益。由此可見,直接會計資本公積的損益主要是由于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差異所致。(2)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的稅務處理。根據新的所得稅法,企業的所有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性資產和存貨,均按歷史成本計稅。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企業在持有資產期間增加或者減少資產價值,不得調整資產的計稅基礎,但按照國務院財政、稅務機關的規定可以確認損益的除外。第六項資本公積屬于企業與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新所得稅法在“特別納稅調整”中作了規定。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減少企業或者關聯方應納稅所得額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進行調整。稅法規定,無論是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還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均按實收資產的公允價值確定,實收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產轉讓收益。
以上是本書編輯整理的相關知識律師網. 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暴力致死怎么判
2021-03-15公司變更名字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4七級傷殘嚴重嗎
2021-02-09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車輛原因導致司機死亡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22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職工的基本保險有哪些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