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存貨一般包括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存貨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在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對于不同類型的存貨跌價準備,會計準則都有嚴格的計算方法,這不僅是一個實際的難點,也是多種測試方法測試的內容。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的,按成本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的,按可變現凈值計量,存貨跌價準備按其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的差額計提,計入當期損益。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所得稅會計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本文分析了存貨跌價準備在各種情況下的遞延所得稅會計處理。
案例:*本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7%。所得稅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計算,適用所得稅稅率為25%。(單位:萬元)。產成品及存貨跌價準備的計算: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存貨包括500件a產品和250件B產品。500A產品和250B產品的單位產品成本為150萬元。其中,500A產品已簽訂不可逆銷售合同,合同價格(不含增值稅)180萬元,市場價格(不含增值稅)預計145萬元;250B產品未簽訂銷售合同,市場價格(不含增值稅)預計145萬元。a、B產品預計銷售費用及稅金(不含增值稅)均為10萬元。答:產成品、直接用于銷售的商品和其他商品的可變現凈值為:可變現凈值=估計售價-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A、B產品分別在期末計價,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產品a的總成本=500×150=75000(萬元),產品a的可變現凈值的計算依據應為合同價格,產品a的可變現凈值=500×180-10=85000(萬元),產品a的成本小于可變現凈值,故無需再作調整存貨跌價準備。
產品B的總成本=250×150=3.75億元,產品B的預計售價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產品B的可變現凈值=250×145-10=33.75億元,產品B的存貨跌價準備=375-33750=3.75億元。同時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3750×25%=937.5萬元借方:遞延所得稅資產937.5貸方:所得稅費用937.5元。銷售產品存貨跌價準備結轉:2012年12月31日**公司庫存電腦1000臺,單位成本15000元。2012年12月31日市場價14000元/套,預計銷售稅金10000元/套。**2013年3月6日,公司向遠望公司銷售電腦200臺,每臺16000元,已收到貨款。答:2013年3月6日,a公司會計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374.4貸:主營業務收入320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54.4貸:主營業務成本300貸:庫存商品3002012年12月31日,該批計算機存貨跌價準備=1000×[1.5-(1.4-0.1)]=200萬元銷售結轉存貨跌價準備=200△1000×200=40萬元。
注:企業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如果部分存貨已售出,在結轉銷售成本時,應當結轉存貨跌價準備。銷售產品結轉的存貨跌價準備不能沖減資產減值損失,應當沖減主營業務成本,返還遞延所得稅資產10萬元(40×25%)。借方:存貨跌價準備40貸方:主營業務成本40借方:所得稅費用10貸方:遞延所得稅資產10。材料存貨跌價準備計算: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公司B材料成本110萬元,市場價90萬元。材料B是專門用于生產產品B的,由于材料B的市場價格下降,用材料B生產的產品B的市場價格也下降了。用B原料生產的B產品市場總價格由260萬元下降到230萬元。預計投入140萬元將原料B加工成產品B,產品B的銷售費用和稅金分別為8萬元和5萬元。計算2014年12月31日B材料的可變現凈值。答:原材料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判斷如下:
(1)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的,仍按成本(材料成本)計量;
(2)如果材料價格下降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材料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其可變現凈值為:
可變現凈值=該材料生產的產成品的預計售價-預計完工成本-預計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
由于材料B專門用于生產產品B,且產品B發生減值,故該材料的可變現凈值為材料B以產品B為基礎計算,即材料B的可變現凈值可變現凈值=產品B的售價-將材料B加工成產品B的成本-銷售產品B的銷售費用。
材料B的可變現凈值=230-140-8=82萬元。借方:存貨跌價準備82貸方:主營業務成本82借方:所得稅費用20.5貸方:遞延所得稅資產20.5。半成品存貨跌價準備計算:*公司2014年12月31日庫存半成品100件,每件半成品賬面成本20萬元。這批半成品將用于加工100件C類產品,每件半成品加工成a類產品需要10萬元。2014年12月31日,C產品市場價格為27萬元/件。預計銷售過程中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為2萬元/件。2014年6月30日,該批半成品存貨跌價準備已提取200萬元。不計其他因素,計算a公司2014年12月31日該批半成品存貨跌價準備。
答:半成品用于生產C產品,因此C產品是否減值應首先計算。每項C產品成本=20+10=30萬元,每項C產品可變現凈值=27-2=25萬元,C產品減值。半成品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每半成品成本20萬元,可變現凈值=27-10-2=15萬元,每半成品減值準備余額20-15=5萬元。因此,100個半成品的減值準備為100×5-200=300萬元。借方:資產減值損失300貸方:存貨跌價準備300借方:遞延所得稅資產75貸方:所得稅費用75。與合同有關的存貨跌價準備計算:*公司2011年12月31日有存貨m,賬面余額500萬元,無存貨跌價準備。在存貨m中,40%已簽訂銷售合同,合同價格230萬元;其余60%未簽訂銷售合同,按一般市場價格估算銷售價格290萬元。m存貨預計銷售費用及稅金25萬元。答:估計售價在可變現凈值中的確定方法:(1)為執行銷售合同或服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凈值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計算;(2)持有相同存貨的數量企業超過銷售合同或服務合同訂購數量的,應當分別確定其可變現凈值,并與實際發生額進行比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P2P平臺有哪些影響
2021-01-12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