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在某地稅稽查局的稅務財務稽查中,發現某五金廠2017年上下半年存貨成本采用不同計價方式。上半年產成品存貨成本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銷售實現后,按賬面存貨成本結轉產品銷售成本。但自2017年7月以來,未經稅務機關批準,擅自變更存貨計價方式,采用先進先出法。因此,2017年產品銷售成本增加近400萬元,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也減少400萬元,企業所得稅減少132萬元。案例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各單位所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應當在各期間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說明變更的原因、情況和影響?!钡诙鶙l“公司、企業在會計核算中不得有下列行為:(三)存貨計價方法確定后,擅自改變費用、成本的確認標準或者計量方法,依照本法規定虛列、多報、漏報、少報費用、成本的,企業應當按照本辦法計算存貨的收發和結存,不得隨意變動。確需變更的,依照法定程序辦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之日起15日內,將其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第十條第二款“納稅人的成本計算方法、間接成本分攤方法和存貨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下一納稅年度開始前報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否則,影響應納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調整“稅務機關有權調整”的規定,納稅人的存貨計價方法應當向稅務機關備案,納稅人報送備案的存貨計價方法不得隨意變更,即使因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確需變更存貨計價方法的,經稅務機關批準,也應當在下一納稅年度開始前申報,這些變動將在下一個納稅年度根據稅務機關的決定作出,但不在本納稅年度。納稅人未經稅務機關批準改變存貨計價方法,導致本年度銷售成本增加,應納稅所得額減少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原存貨計價方法調整結轉存貨的成本,并相應降低該部分存貨的成本,使應納稅所得額恢復到原水平。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其精神,擅自改變存貨計價方法,減少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只有權調整應納稅所得額,并要求企業補稅,盡管違規行為應該得到糾正。稅務機關不應當對企業的滯納金、罰款,更不應當認定其構成偷稅漏稅。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07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夫妻財產贈與時財產歸誰
2020-12-20澳門居民在內地結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06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案件判決以后還能保全嗎
2020-12-19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