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犯罪的法律控制模式(1)立法控制。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對經濟行為缺乏有效的規制是經濟犯罪增多的重要原因。事實表明,經濟犯罪大多是利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新舊體制改革中的法律空白和漏洞實施的。因此,必須加強經濟立法,通過嚴格細致的法律制度來預防經濟犯罪。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和經濟犯罪的新情況,及時修訂和制定有關法律,把經濟活動納入法治軌道,預防和懲治經濟領域的犯罪,使立法具有可操作性。建立完整的市場經濟法律法規體系,制定一套內容正確、科學、種類齊全、體系嚴密的經濟法律法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管理和法律監督的前提,也是國家依法控制經濟犯罪的基礎。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建立,將有效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有效縮小經濟犯罪的空間。有法律監督權的部門也將以此法律制度為基礎,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運行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監督,保障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2) 司法控制。正義的基本要求是正確、合法和及時。只有這樣,司法權威才能確立,只有司法有了權威,才能成為遏制經濟犯罪的基本力量。當前,我國經濟犯罪猖獗,部分原因是司法“大門”尚未建立。由于司法體制的不完善,一些腐敗分子和經濟犯罪分子僥幸逃脫了法律的追究。因此,我們首先要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繃緊法網,及時懲治經濟犯罪分子,盡力挽回損失。只有法律的網清晰明了,才能警示社會上的普通人防范經濟犯罪。其次,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統一國家法制,通力合作,顧全大局,重視大局,是控制經濟犯罪的有效途徑之一。(3) 執法控制。可以說,我國的立法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經濟領域。在這種情況下,經濟犯罪仍在增加。究其原因,既有立法本身的不完善,也有執法領域的一些原因。主要表現為對經濟主體的守法監督是否薄弱,使得國家對經濟行為的動態控制付諸東流。要有效規范經濟領域,必須堅持執法與立法并重,建立健全強有力的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因此,要改革行政執法體制,形成強有力的行政控制。完善健全的行政監督是行政執法控制的生命線。行政監督是國家行政執法部門依據法定的行政監督權,對行政相對人遵守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行政決定、命令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局、審計署、海關等部門作為國家設立的專門經濟監督管理部門,不僅代表國家行使法律賦予的監督權,對各種經濟主體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檢查和監督在依法進行經濟活動的同時,也運用了很多行政手段,如運用各種必要的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來解決經濟活動過程中的各種糾紛和利益關系。經濟監督要經常性。只有經常進行審計和統計監督,才能防止和減少經濟運行中的錯誤和偏差。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領證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1-28股東虛假出資承擔哪些民事責任
2021-01-07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輕微傷可以自訴嗎
2021-02-03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承包合同糾紛算什么類型的案件
2020-11-22土地承包合同怎么寫,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06關于創新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09新土地法規定每一畝地多少錢
2020-11-10對拆遷補償方案的復議怎么提出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