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司法解釋(一)解釋制定的背景和重點內容物權法解釋是規范民事財產關系的基本法,在法律體系中具有基礎性作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重要支柱性法律?!吨腥A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簡稱《物權法》)自2007年10月1日施行以來,在維護國民經濟基本制度、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明晰財產所有權、維護社會秩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充分發揮財產的效用,保護債權人的財產權。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依法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基本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完善以公平為核心的產權保護制度,加強對各類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的產權保護。這為我們在全面推進法治的新時代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產權保護指明了方向。產權本身是一個經濟概念,與之大致對應的法律概念是產權,而產權與債權共同構成了現代產權的兩大基石。物權作為最基本、最重要的財產權,是社會中每個人、每個群體乃至國家的基本權利。它也是民事主體從事各種經濟或社會活動、創造財富的基礎。因此,人民法院有義務通過運用法律貫徹和發揚法律政策精神,全面平等地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財產權,為人民群眾提供穩定幸福的生活和堅實的社會基礎經濟社會有序健康發展的司法保障。《解釋》主要內容共22條,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關于不動產登記與物權確認或基本關系的糾紛
物權法第十四條規定了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法應當登記的,在不動產登記機關登記時生效。實踐中,有觀點認為,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未經房地產登記機關登記,不得取得和享有房地產,涉及登記的房地產糾紛應當通過行政訴訟解決。這一觀點受眾廣泛,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民事司法部門與行政司法部門相互推諉的現象,以及民事判決與行政判決的沖突,不僅增加了當事人的訴訟負擔,同時也損害了司法權威和社會公信力。針對這種情況,《解釋》從兩個方面作了規定:一是在受理案件時,規定因不動產權屬以及因買賣、贈與、抵押等糾紛提起訴訟的,作為不動產登記的依據,屬于人民法院民事訴訟的范圍,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民事司法部門應當依法審理。第二,從訴訟中不動產登記證明權的角度出發,規定對糾紛不動產權屬的最終判決,應當依靠對原因行為或基本關系的審查。因此,當事人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上的記載與物權狀態不一致,是不動產物權人的,應當支持其主張。(2) 在通知登記效力方面,《物權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通知登記后,未經通知登記權利人同意處分不動產的,不產生生物權效力。實踐中,對不動產登記權利人處分不動產存在模糊認識,不動產登記權利人違反法律規定,不具有生物權利效力。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有不當擴大預告登記效力的傾向?;陬A告登記制度的內涵,預告登記制度的正確適用必須堅持依法兼顧對登記債權人請求權的保護和對登記債務人處分權的限制的原則。因此,《解釋》第四條對不具有《物權法》第二十一條所述生物權效力的處分行為作了限制性解釋,即:,僅限于擅自處分經預告登記權利人同意轉讓不動產所有權的行為,或者設置建設用地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等物權,在法律上危及或者阻礙債權按期實現的行為。近年來,船舶、航空器、機動車等特殊動產糾紛逐年增多。特別是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機動車逐漸進入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據統計,截至2015年5月,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69億輛。機動車二手交易也大幅增加,機動車名稱與實際不符的情況屢見不鮮。此外,機動車抵押形成的權利人、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賠償、機動車所有人破產等原因也會在很多情況下與機動車交易雙方的權利相交叉。因此,如何處理相關糾紛成為審判實踐中的熱點和難點。基于此,《解釋》第六條以實踐中經常發生的權利沖突類型為指導,遵循物權法關于特殊動產物權變動的規定,從排除讓與人債權人為“第三人”的角度對物權法第二十四條進行了規定。(4) 人民法院和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中具有物權變動效力的范圍。人民法院和仲裁委員會所作法律文書的范圍,直接導致物權變動,一直是司法實踐中有爭議的問題。我們認為,為了維護物權變動方式制度的穩定性,應當注意防止物權法第二十八條在實踐中適用不當擴大,損害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我們需要對文中提到的人民法院和仲裁委員會的有效法律文書進行有目的的有限解釋?;诖?,《解釋》第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和仲裁委員會對分割共有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生效改變原物權關系的案件作出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以及拍賣交易裁定人民法院在執行程序中作出的債權裁定的財產,應當在第二十八條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員會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移或者消滅的法律文書中確認為物權法。”(5) 《物權法》第101條確立了股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制度,但該條規定相對簡單,不能解決實踐中的前提條件等重要問題,優先購買權的行使方式和法律效力,也導致了股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的實現在實踐和司法判決中存在著不同的標準和尺度,嚴重影響了股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制度的功能?!督忉尅犯鶕段餀喾ā返谝话倭阋粭l的立法精神和宗旨,對股份共有人優先購買權制度進行了細化。《解釋》從第九條至第十四條共六條,對共有人行使股份優先購買權的起始條件、同等條件的確定、行使期限、主體范圍、判決保護等作出了規定,大大地完善了共有人按股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制度結構,使該制度從法理上成為一個可操作性很強的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發三天后還可以傷情鑒定嗎
2020-11-27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當心!保險代理人的五句話
2020-12-28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自留地與機動地的區別
2020-12-11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土地流轉有哪些常見方式
2020-11-20房屋拆遷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0-12-07房子劃入拆遷紅線,多久會被拆
2020-11-09拆遷戶工作證明如何寫以及遷戶口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