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著作權侵權案件有哪些行為
構成網絡著作權侵權的普遍行為有:網絡使用者或網絡服務商在自己設立的網頁、電子布告欄等論壇區非法復制、傳播、轉貼他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將在網絡上傳輸的他人作品下載并復制成光盤,獲取利潤;將他人享有著作權的文件上載到網絡或從網絡上下載進行非法使用,超越權限范圍使用共享軟件,試用期滿不進行注冊而繼續使用。
二、網絡著作權侵權糾紛管轄
網絡著作權侵權案件執行地域管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的規定,網絡著作權侵權案由侵權行為發生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涉及域名的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侵權行為發生地包括實施被訴訟侵權行為的網絡服務器,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
對難以確定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發現侵權內容的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可以視為侵權行為地。
三、網絡著作權的合理使用情形
所謂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條件下,法律允許他人自由使用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權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的情形。
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合理使用行為有以下幾種情形:
1、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提供的作品中適當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2、為報道時事新聞,在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3、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通過互聯網向少數教學、科研人員提供少量已經發表的作品;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提供已經發表的作品;
4、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通過互聯網向中國境內少數民族提供;
5、不以營利為目的,以盲人能夠感知的獨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經發表的文字作品;
6、向公眾提供在信息網絡上已經發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問題的時事性文章;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提供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
在著作權侵權上面,如今具體的表現形式已經從之前的傳統方式逐漸過渡到了新型方式,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網絡侵權。在網絡中侵犯著作權,其實存在一個取證困難的情況,而要是被侵權人要打官司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在可供選擇的管轄法院上還是需要結合具體情況確定,通常網絡著作權侵權案件是由侵權行為發生地活著被告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網絡環境下著作權的合理使用
網絡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
網絡著作權侵權的賠償數額如何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中最低價承諾有效嗎
2021-03-25批準環境影響報告書需要些什么步驟
2021-03-06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離婚訴訟費用是怎樣計算
2021-03-12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承包集體林地遇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