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著作權侵權賠償標準是什么?
我國著作權侵權賠償有三種計算方法:1、以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為依據;2、以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為依據;3、法定賠償。
根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二、構成要件
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侵權的事實即行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不按著作權法規定的使用條件,擅自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廣播電視節目。著作權侵權行為,既沒有征得作者和其他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屬于合理使用和法定使用的情形,這是對作品的擅自使用,因而是一種違反著作權法的行為。這種侵權行為既可能是對他人的著作人身權造成了損害,也可能對他人的著作財產權造成損害,還可能同時損害他人的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如非法復制他人作品可能只侵害了他人的著作財產權,而假冒他人作品,則往往同時侵害了他人的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
2、行為具有違法性著作權是一種絕對權,任何人都負責有不能侵犯該項權利的不作為義務。他人在使用著作權作品時必須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法律有關規定,如果行為人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其行為即具有違法性。至于不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未能取得著作權的作品,或者是已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其他人在使用時不存在侵權問題。
3、行為人主觀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侵權人對其侵權行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絕大多數是故意的;也有少數既可以由故意構成,也可以由過失構成。區分過錯的形式,在確定侵權人的法律責任時有一定的意義。一般說來,故意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重于過失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我國的公民和企業在創作了屬于自己的著作后,其相應的權益也是會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有不法分子未經當事人的允許擅自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并實現牟利等行為后,受害人也是可以索要相應的賠償責任,具體的賠償金額會根據受侵犯方的實際損失以及協商方式來確定。
著作權限制的合理使用
簡述委托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著作權侵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外商投資法中的13條稱的特殊經濟區域是什么
2021-03-07如何提出交通鑒定費賠償申請
2021-01-28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