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一旦委托驗價,必然涉及當事人配合驗價部門的工作。我曾經經歷過這樣一個案例,即仲裁庭選定價格評審部門后,價格評審部門召開價格評審預備會議。會上,雙方就誰應該提供施工圖和一些信件的真實性進行了爭論。最終,價格評審部門只能根據各方感受將工作分配給各方,將本應在法庭上解決的證據收集和工程數據存儲責任問題搬離法庭,這就使得價格評審部門作為一名法官或仲裁員努力工作。因此,應當在法庭上明確當事人如何配合審判。主要包括兩個程序:質證和質證。
在價格評審中,如何按照相關定額只對項目現場進行價格評審,在價格評審前可能不需要證據質證。但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價格審查部門如果事先不盤問這些證據,必然會使用一些涉案材料,如施工圖、竣工圖、零工單、材料付款確認書、工機單價確認表、工程設計變更單等價格評審,在價格評審過程中,一旦一方提出異議,價格評審部門可能不知道該怎么辦。
例如,在價格復核中,建設單位拿出建設單位出具的“補償證明”,證明建設單位應當拆除部分臨時設施,按照建設單位的指示重新施工。施工單位同意賠償施工單位返工損失100萬元。但是這個證書是沒有簽名的副本。價格評審部門認為:這個證明雖然是無效的,但很合理,所以會計入工程總價。對此,建設單位認為:當時確實討論過賠償問題,但沒有最終確定賠償金額。因此,確認賠償100萬元是不公平的。因此,在價格復核前,有必要對證據進行質證。該部門可以在審判前跟蹤證據,而不是使用數據。筆者甚至認為,對于重大復雜項目,可以在價格評審中進行聽證。也就是說,一旦一方當事人在價格審判中提供了新的證據,就可以在法院或者仲裁庭的主持下舉行聽證。價格評審中還有一個舉證問題,即誰負責提供相關的價格評審信息。筆者認為,以開庭形式進行的舉證責任應由法院或仲裁庭、評估部門和各方當事人共同承擔。舉證責任的確定有兩個原則:一是要求價格審查的人提供證據;二是根據合同和法律確定舉證責任。
例如,建設單位未確認工程決算,要求通過價格評審確定工程價款的,由建設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當事人已確認工程決算,但建設單位認為工程決算是無效的不真實、不合法,需要通過價格評審確認工程價款的,由建設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如果舉證責任人不能提供證據,將承擔相應的法律風險。另一個例子是,如果合同和法律能夠明確規定工程資料的保管責任,保管方就有提供資料的義務。如果保管方無法提供信息,價格審核部門只能現場按定額審核價格,法律風險只能由保管方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資多發了不退要怎樣解決
2020-11-15立約定金的作用有哪些
2021-01-11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保險理賠的流程分為哪些
2020-12-21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