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務作品中的單位作品著作權是屬于誰的
著作權一般為作者所有,但是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如下:
第十六條 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件等職務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二,擴展資料
在對職務作品的認定中,“職責范圍”應予以嚴格界定,否則,會把眾多的個人作品劃歸到職務作品中,這不僅打擊創作者的積極性,而且還是社會利益不公正分配的體現。在判斷職務作品的過程中,下面兩種因素值得高度重視:
1、職務作品與作者是否在工作時間內創作。作品的創作不同于產品的生產(制造產品時,制造者可以在一天工作時間屆滿后便離開崗位,無論工作任務完成與否),作品的創作過程是個連續的心理過程和不斷寫作過程。
有時的情況是,在工作時間內只是作出了創作作品的初步設想,在工作時間外仍是欲罷不能,便以一定的客觀形式實現了構思,并對作品進一步提煉、加工。這樣,我們就很難認定一部作品的構思與創作是否屬“工作時間”之內,所以,用工作時間不能(也不可能)作為判斷某一作品是否屬于職務作品的標準。
(2)2、需要利用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但它們是職務作品;另一方面,有些作者利用了單位的物質條件而創作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是職務作品。在這種情況下,也可能是委托作品或其他類型的作品。所以,我們不能以物質技術條件來判斷某一作品是否屬于職務作品。
著作權的問題涉及自己直接利益,如果問題解決沒有得到法律上的保障,那么問題的解決就會存在不少的麻煩,畢竟有關的事情的解決的存在程序上的限定,在實際生活中,因為著作權而產生的知識產權的糾紛案件頗多,因此有關的當事人學會積極的應對。
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有哪些?
著作權的取得和產生需要哪些條件
軟件著作權登記費用需要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有什么原則
2020-11-11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前提是什么
2021-03-18出現死亡是否構成醫療事故
2021-01-19有孩子能否判定為事實婚姻
2020-11-12已經抵押給別人的房產還能做訴前保全嗎
2020-12-09受托人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0-11-29與交警車相撞發生的交通事故如何認定責任
2021-02-05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變道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06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7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