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隱名股東瑕疵出資的責任糾紛。股東出資是公司獨立人格的前提,是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對股東而言,資本是其權益的體現。對債權人來說,資本是償還債務的保證。
公司成立前,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已足額支付的股東可以向未足額支付的股東追償。公司成立后,是《公司法》規定的違法行為,是損害公司利益的侵權行為。公司有權要求股東和其他發起人履行出資義務或者補足出資,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由于隱名股東存在虛假出資、抽逃資本的行為,如果被認定負有法律責任,隱名股東往往以自己不是公司股東為借口逃避債務的履行。如果發現明顯的股東承擔責任,他們通常缺乏履行債務的財務能力。
處理方法:
為維護交易安全,善意保護第三人利益,遵循公示、公示原則,突出股東與隱名股東之間的協議有效范圍限定為雙方,即:不是對抗性的。大股東不得以非真實股東的身份對抗隱名股東,大股東承擔賠償責任后,有權向隱名股東追償。因為根據協議,出資是隱名股東的基本義務,而名義股東只參與。公司債權人知道隱名股東存在的,可以將隱名股東和明顯股東列為共同被告,要求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隱名股東不能要求明顯股東先行承擔責任并自行承擔補充責任,明顯股東不能要求實際股東即隱名股東承擔連帶責任。股權轉讓糾紛:由于不完全意義上的兩個股東的存在,在某些事情上會出現一些脫節,尤其是股權轉讓給第三方。一是隱名股東向第三人出示實際出資證明或者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簽訂的委托持股協議、股權協議,使第三人認為隱名股東為實際股東并轉讓隱名股東的權益。此時,如果第三人有正當理由不知道登記,或者認為隱名股東是實際股東,那么明顯的股東就不能對抗實際登記。
處理方法:
如果明顯股東反對并拒絕履行某一目的,并主張股東權利,只要隱名股東能夠充分證明其出資事實或提供證明其股東資格的證據,我們認為明顯股東的異議不能成立,應當支持股權轉讓協議的有效性。當然,如果公司對隱名投資者的股東資格認定有異議,可以向法院申請確認。隱名投資者為股東的判斷一經確認,股權轉讓協議自然生效。另一種是明顯的股東利用其所參與的公司的便利,擅自轉讓股權,受讓人根據公司章程、股東名冊、股東名冊轉讓股權,工商登記材料和明顯股東行使一定的股東權利,并確信明顯股東的股東身份。處理方法:
只要受讓人出于善意轉讓股權,為了維護交易的安全和秩序,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即使匿名股東在轉讓股權時不知情,股權轉讓行為也不成立有效,這也是匿名股東匿名的風險和對其行為結果的責任,如果匿名股東的行為無效,不能要求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由此造成的損失可以作為損失索賠明顯股東的違約或侵權行為,可以通過司法途徑要求明顯股東承擔賠償責任。
當然,如果第三方明知存在隱名投資者,仍從表見投資者手中轉讓股權,或者表見投資者與第三方惡意串通轉讓股權,損害隱名投資者利益,此時,可以推定,第三人出于惡意轉讓股權,外觀的公示和保護受到損害,應當認定隱名投資者為股東,表見投資者和受讓人不應當依靠工商登記進行抗辯。因此,隱名股東要確認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應當予以支持。在司法實踐中,股權不僅可以通過投資轉讓,而且成為司法保全和執行的主體。公司與隱名股東之間存在兩種糾紛。一是隱名股東的債權人在知道隱名股東的隱名行為后,要求對其股權進行保全和強制執行,隱名股東或顯名股東提出抗辯。二是明顯股東的債權人要求保全和強制執行其股權,后者提出抗辯。
處理方法:
對于第一種情況,如果有充分證據證明實際所有者是隱名股東,而明顯的股東只是名義股東,則隱名股東的行為將為其逃避債務履行提供法律保護,這顯然違背了法律的“公平正義”精神,因此隱名股東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保全或者強制執行。對于隱名股東以明顯股東名義持有的股權,無論是明顯股東還是隱名股東,公司及其他股東均無權抗辯。相關股權被拍賣或者變賣時,公司或者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
對于第二種情況,因為對于第三人來說,判斷股東權利的最直接依據是工商登記材料、股東名冊或者公司章程的公示。明顯股東的債權人有理由認為該股權屬于明顯股東,并據此作出相應的信用判斷,從而與明顯股東達成交易。以債權為基礎,債權人可以以明顯股東的名義請求保全或者強制執行隱名股東的股權,對隱名股東的抗辯無效,以善意保護第三人的利益。如果給隱名股東造成損失,隱名股東可以向明顯股東要求賠償,這也反映了隱名股東行為的成本和風險。
如果有證據證明明顯股東的債權人知道隱名股東的存在或與明顯股東的交易并非基于股東的信任,甚至始終不知道明顯股東的身份,隱名股東提出了有效的抗辯。筆者認為,根據債權人的申請不宜保留或強制執行隱名股東的名稱,但實際上是公司的隱名股東權益。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民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1股權轉讓怎么合法轉讓
2021-03-03搭網約車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拆遷補償不透明,可以申請信息公開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