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資額占有限責任公司總股本50%以上或者股份占有限責任公司總股本50%以上的股東為控股股東,有一票否決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條【本法有關用語的含義】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一)高級管理人員是指經(jīng)理、副經(jīng)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其他人員。(2) 控股股東,是指出資額占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者持股比例低于百分之五十的股東,但其表決權足以對股東大會或者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三)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是公司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xié)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控制公司行為的人。(4) 關聯(lián)關系,是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企業(yè)之間的關系,以及可能導致公司利益轉移的其他關系。然而,國有控股企業(yè)之間不僅因為受國家控制而相互關聯(lián)。第二,股東的出資違約責任。即公司要求違反出資義務但仍有可能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繼續(xù)履行出資義務。股東經(jīng)公司追繳后仍不履行出資義務的,公司有權要求強制履行出資義務。作為一種救濟手段,資本追償往往用于非貨幣出資的情況。
2。又稱失權程序,是指公司可以督促不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一定期限內履行出資義務。逾期不履行的,將喪失股東權利,所認購的股份可以單獨募集。這種權利的喪失是權利的自然喪失。即使喪失權利的認股人以后繳納股款,也不能恢復其身份,可以督促認股人及時履行出資義務。三。損害賠償。股東違反出資義務所造成的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設立時,股東違反出資義務的,應當對公司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因股東違反出資義務致使公司不能成立、撤銷或者解散的,違約股東應當向其他遵守合同的股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在大多數(shù)國家,公司法規(guī)定損害賠償可以與其他救濟一起使用。當其他救濟不足以彌補損失時,公司或者其他股東仍可以要求股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公司股東的出資額占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所持股份占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為控股股東,有一票否決權。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yè)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車禍賠償
2021-01-14房屋中介常見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0-12-19勞動調解委員會受理范圍是哪些
2021-01-03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嵌入式軟件能否申請著作權
2021-03-14欠條可以直接執(zhí)行嗎
2021-01-31農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