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其中包括勞動者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義務。同時,《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還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即可以就保守商業秘密的范圍、方式、期限和形式進行協商約定。
本條的目的是保護用人單位的經濟利益,防止知悉商業秘密的勞動者故意或者擅自泄露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勞動者一旦違約,可按本條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然而,保護商業秘密絕不是在勞動合同中增加條款那么簡單。這需要以下一系列措施和條款的共同努力。采取保密措施。規定知悉商業秘密人員的范圍。
例如,作為商業秘密的流程或公式可以分解為幾個部分,這樣員工只能聯系他們必須完成任務的部分,而不能聯系其他部分。在勞動合同的保密條款中,規定所有使用、接觸保密技術的人員都應承擔保密責任,以明確知悉商業秘密的人員范圍,以便日后追究泄密責任。
2。限制他人接觸、知悉或使用商業秘密,以及進入商業秘密儲存場所。三。制定保密制度,加強對保密文件的管理。
如果文件進行了編號和分類,則應配置必要的安全和防盜設備,以確保機密文件及其區域的安全。
4。簽署保密條款。與文件知情人簽訂保密協議,包括文件保管人、秘密接觸人、文件知情人,防止泄密。
5。對于保密檢查,可以在用人單位內部規章制度中規定,對即將離職、退休、知悉企業商業秘密的人員進行保密檢查,提醒其履行保密義務。
約定保密范圍
一些企業在約定保密條款時,一般只約定勞動者有保守商業秘密的義務,沒有具體約定。這樣做的缺點是保密責任不明確、不具體。一旦出現問題,往往很難確定其是否屬于商業秘密的泄露,因此無法有效保護商業秘密。因此,企業應明確規定哪些商業秘密需要勞動者保守。
商業秘密包括未公開的商業信息和技術信息。
商業信息是指與生產、經營、銷售有關的保密信息、情報、計劃、方法、程序、商業決策等,以及生產經營秘密。技術信息是指技術秘密或技術訣竅。
技術秘密一般是指在原材料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技術訣竅或秘密技術、非專利技術成果和專有技術。有些人還稱之為工業秘密。
上述商業秘密種類繁多,用人單位應當自行選擇,不得隨意認定。
什么是企業的商業秘密,應當根據企業競爭和經營的需要、勞動者的工作崗位以及哪些勞動者負有保密義務來確定。用人單位應當采取勞動者同意在勞動合同中保守商業秘密的方式,如要求勞動者不得向他人披露或者通過媒體披露。
保守商業秘密不是無限期的。有必要規定員工承擔保密義務的期限,特別是明確員工在合同期滿后是否繼續承擔保密義務,防止員工在重新就業后泄露商業秘密,給員工造成經濟損失原雇主。這種合同終止后當事人必須繼續履行的義務,在法律上稱為“合同后義務”,是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和交易習慣履行的。
根據相關法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勞動者在勞動關系終止后的一定期限內繼續承擔保守商業秘密的義務。
由于商業秘密的及時性,一些商業秘密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成為秘密。要求與原用人單位不再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承擔終身保密義務,既不符合現實,也不符合公平原則。
此外,在同意這一義務時,應給予工人一定的經濟補償。約定的違約金
違約金和賠償金條款不是勞動合同中的必備條款。雙方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不約定違約金和賠償金的條款,不影響勞動合同的效力,也不影響追究違反保密義務勞動者的經濟賠償責任。(1) 補償條款協議。勞動者違反保密條款,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勞動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賠償范圍也明確規定:
1。勞動的獨立責任。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害的,應當賠償用人單位的經濟損失?!北磺謾嘟洜I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金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獲得的利潤,以及被侵權經營者為調查被侵權經營者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而支付的合同費用費用、律師費等連帶責任。
即勞動者與其他用人單位共同侵害原用人單位的,由勞動者與侵權單位共同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招用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勞動者負有直接賠償責任外,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下列損失的連帶賠償份額不得低于原用人單位的份額:
(1)給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2)因獲取商業秘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商業秘密違約的經濟賠償范圍大于一般違約的經濟賠償范圍。
一般來說,違約只賠償直接損失,而違反商業秘密條款不僅賠償直接損失,還賠償間接損失,如調查費、律師費等,這是因為商業秘密的損失價值不能用違約方的成本來計算獲取商業秘密。商業秘密將給他們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紤]到維護合法的競爭秩序和市場秩序,法律規定了更廣泛的賠償范圍。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賠償數額時,應當注意雙方可以預期的損失數額的具體約定,但不得超出法律規定的范圍。
不能再約定賠償,只能約定一旦違約,按照勞動法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以避免賠償范圍過大,超出侵權人的實際承受能力。(2) 處罰條款的規定。
由于中國法律規定的違約金數額不應大于實際損失和數額,因此,違約金數額的確定也應受到法律規定的賠償范圍的限制,超出部分的違約金不予約定,否則即使約定,它不能實際執行。
商業秘密在市場競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掌握商業秘密和特點,切實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貸款無法償還后果
2021-02-23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強奸罪需要什么證據才能定罪
2021-01-26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喪失繼承權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12-06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