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弱勢股東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決議等,監事會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的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帳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要求,說明查閱目的。公司有合理理由認為股東查閱會計帳簿的目的不正當,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查閱,并應當自股東提出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并說明理由書面請求。公司拒絕檢查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檢查。第三十四條股東按照實繳出資的比例分得紅利;公司增資時,股東有權按照實繳出資的比例優先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同意不按出資比例分紅或者不按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1996年11月7日,被上訴人黃某某與上訴人關某某共同成立了上訴人**富日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其中黃某某出資40萬元,持股40%,關某某出資60萬元,持股60%。公司股東會決定于2001年8月增加資本性利潤稅后270萬元。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370萬元,其中關XX出資222萬元(含增加未分配利潤162萬元),占注冊資本的60%;黃XX出資148萬元(含增加未分配利潤108萬元),占注冊資本的40%注冊資本的比例。之后,公司辦理了注冊資本變更工商登記手續。2002年4月30日,**公司通過股東大會決議,同意黃XX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退出股東大會,放棄行使股東權利;將**公司原股權的40%轉讓給關XX;黃XX將不再承擔和享有與**公司有關的債務和債權。此外,截至2002年4月30日,公司損益表顯示,其凈利潤為2883461.79元。因關XX和**公司遲遲未履行股東大會決議支付轉讓款和未分配利潤,黃XX提起訴訟,請求上訴人關XX支付股權轉讓款148萬元,并向上訴人**公司支付2001年8月增資后應繳利潤980377元。一審法院認為,關某某與黃某某的股權轉讓成立,關某某應按合同約定支付股權轉讓款148萬元。**公司同意黃某某退出公司,不支付股權轉讓前應支付給被上訴人黃某某的利潤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公司要求黃某某按2002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潤計算應繳利潤,實際上是要求黃某某承擔公司離職后的經營虧損,這顯然不公平,不能接受。據此作出一審判決。關XX對**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一審判決:。關XX向黃XX支付148萬元股權轉讓款;
2。**公司向黃XX支付利潤980377元。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本案屬于典型的公司僵局。退股股東無法通過股東大會程序解決公司持有股份期間未分配的利潤時,能否尋求司法救濟,如何實現其合法權益,而法院如何對待處于舉證能力和機會不平等狀態的當事人,都是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在二人公司僵局狀態下,退股股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通過訴訟實現其利潤分配權。利潤分配是公司的重大經營事項,屬于股東大會的職權范圍。一般只能通過股東大會解決,法院不能干預公司的業務。但是,當公司陷入僵局,程序不能正常運作時,股東大會不能發揮決策職能,退股股東不能自行解除其持股期間的可分配利潤,股東的盈余分配權是一項法定權利。如果排除司法救濟,股東大會程序將無法正常運作,醫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直接處理利潤分配問題,股東權利將被剝奪。究其原因,首先,在弱勢股東用盡救濟手段后,司法機關有責任對失衡的利益關系進行調整。股東大會是實現股東意志和權利的途徑。但是,如果控股股東無正當理由不被動地召開股東大會,弱勢股東就無法通過股東大會實現自己的利益,公司法規定的股東大會職能也就無法發揮。弱勢股東堅持股東大會決議是不合理的。特別是在兩家公司發生沖突后退出公司的股東,必須通過股東大會要求其在控股期間獲得應有的利潤。這是因為僵局下的股東大會實際上已經成為控股股東防范弱勢股東利益分配的一道保護墻,或者已經變成控股股東逃避法律制裁的工具。因此,《公司法》關于利潤分配方案必須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規定,只有在公司正常經營、能夠恢復正常經營的情況下才適用。在這種情況下,在公司的非正常情況下,弱勢股東已經用盡救濟手段,因此我們不應簡單地引用該條款。司法機關應當對公司的利潤承擔救濟和強制分配的責任。否則,弱勢股東的合法權益就無法得到保護。其次,請求強制分配公司利潤的權利和請求股東大會的權利應屬于股東權利的范疇。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東有權按照出資額對全部資產進行返還。因此,利潤分配權是股東的一項重要權利。股東的利潤分配權可以分為抽象的利潤分配權和具體的利潤分配權。摘要利潤分配權實際上是股東根據其股東身份所享有的一種權力或資格。特定利潤分配權是指當公司有特定的可分配利潤時,要求公司支付特定數額利潤的權利。具體的利潤分配權實際上實現了抽象的利潤分配權,即具體利潤分配權的存在是以股東會通過的利潤分配方案為條件的。因此,利潤分配請求權的具體訴訟只有在股東大會通過公司利潤分配方案后,股東應得的利潤才成為一般債權。法院只需作出控制股東按照利潤分配方案履行支付義務的決定。控股股東通過股東大會的正常方式阻止弱勢股東進行利潤分配的積極或消極行為,實際上是對弱勢股東收益權實現和抽象利潤分配權轉化的一種障礙,侵害了公司的合法權益弱勢股東的收益權資格,即抽象的利潤分配權。要防止控股股東這樣做,弱勢股東當然可以通過行使股東大會的召集權來排除障礙,實現自己的權益。然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倆非機動車撞了如何判責
2021-01-13政府機關出臺的文件不合法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嗎
2020-12-27找律師寫合同多少錢
2021-01-24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哪個部門宣告申請公司的設立是無效的
2021-02-24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事故認定書如何要求重新認定
2020-11-28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