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服務商著作權間接侵權責任情形有哪些?
網絡服務商著作權間接侵權責任情形有:一是擅自通過網絡行使了著作權人及相關權利人的專有權或侵害了其他利益;二是行為違法。間接侵權主要發生在中間商身上。比如,提供鏈接方便廣大網民下載某一受網絡著作權保護的資源,網民下載了就是直接侵權,提供網絡鏈接的就是間接侵權。網絡著作權的間接侵權是指,沒有實施受網絡著作權專有權利控制的特定行為,但故意引誘他人實施“直接侵權”,或在明知或應知他人即將或正在實施“直接侵權”時提供實質性幫助,以及特定情況下“直接侵權”的準備或擴大其侵權后果的行為。
二、法律依據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23條規定,鏈接提供者構成間接侵權須滿足以下構成要件:1、存在軟件用戶的直接侵權行為;2、軟件供應商對于用戶的直接侵權行為起到了教唆、引誘或實質性幫助作用;3、軟件提供商存在主觀過錯,即明知或應知。這實際上等同于同侵權行為,下載鏈接的人與提供連接的中間商形成共同侵權,應依法承擔共同侵權的民事責任。
我國《著作權法》對著作權侵權行為從未有過明確的法律定義,學理上的解釋也存在諸多爭議。《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也只對有關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概括式規定,這就給司法實踐中侵權行為的認定提供了相當的彈性。
著作權作為一項知識產權是一種絕對權,著作權人是權利主體,其他任何人都負有不得非法干涉和侵害權利人所享有的專有權的義務,違反了此種不作為義務,便構成了對著作權人權益的侵害。因此,對于網絡著作權侵權行為,我們可以簡單地定義為“未經著作權人及相關權利人許可,通過網絡行使權利人專有使用權的不法行為”,其構成要件有兩個:一是擅自通過網絡行使了著作權人及相關權利人的專有權或侵害了其他利益;二是行為違法。如果行為人擅自行使了權利人的某項權利,但此種使用行為是法律所準許的,如合理使用行為或法定許可行為,那么其行為并不構成侵權。
間接侵權與直接侵權的主體是完全不同的,在網絡服務商著作權侵權訴訟案件中,間接侵權的情形是非常多的。主要是因為網絡上對于著作權的保護做的不夠好,又因為網絡的開放性,在分享著作的過程中,如果被他人轉發或者轉播的,再被第三人所傳閱,就構成了間接侵權。
軟件著作權申請的流程
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包括哪些
軟件著作權可以備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骨折十級傷殘能賠償金
2021-01-04征地果樹補償標準
2021-02-06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土地承包對經營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2土地流轉合同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7在征地公告發布前種樹能不能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18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15房屋拆遷安置合同條款具有可撤銷的法定情形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