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實際經營者、代簽協議、逾期付款問題:法院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協議中不同主體的簽字效力如何確定逾期支付轉讓款的利息起息日案件名稱:上海0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嘉定區人民法院一審第271號民事判決書;二審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滬二中民三(上)中字第466號民事判決書
案情簡介
上訴人:上海0模具有限公司被上訴人:上海人民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被上訴人:上海八科科技有限公司。,被上訴人: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被上訴人:上海人民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民公司)由被上訴人上海八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所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8公司”)與被上訴人上海0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技公司”)共同成立,兩家公司分別認購90%和10%的股份
2006年12月28日,上訴人上海0模具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0公司”)與8公司、科技公司簽訂了《股權轉讓合同》,約定8公司、科技公司以530萬元的價格將公司100%股權轉讓給0公司,轉讓款由0公司分期支付。本合同簽訂后1年和2年內,0公司有權無條件退股,轉讓方應向0公司支付原價及1年銀行存款利息。合同簽訂后,0公司于2007年1月23日先后支付轉讓款435萬元,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杜某變更為余某(即0公司法定代表人),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未辦妥2007年11月,0公司與8公司、科技公司協商終止股權轉讓合同,達成協議,同意8公司、科技公司、0公司作為轉讓方終止股權轉讓,返還股權轉讓款435萬元,支付利息30萬元,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分三次返還435萬元2007年11月28日,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杜某與0公司簽訂補充協議,而杜某承諾代表公司返還200萬元,并于2008年3月付清余款。之后,8家公司分期還款,共計243萬元,由于雙方未能就余款的支付達成一致,因此被卷入訴訟中,上訴人0公司認為:補充協議是3家公司對還款的承諾,杜是公司的實際經營者。他在補充協議上的簽字代表公司,公司應承擔連帶責任。另外,補充協議中注明余額于2008年3月支付,故利息自2008年4月1日起計算,被上訴人8公司觀點:補充協議無效。簽訂補充協議時,公司法定代表人為余某,非杜某。因此,如果杜不能代表公司,本公司對股權轉讓的返還不承擔連帶責任被上訴人0公司:同意8公司的抗辯意見人人公司:同意8公司的答辯意見一審法院意見為0公司要求三家公司承擔賠償責任連帶責任,杜某在簽署補充協議時不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故其簽署效力達不到公司對0公司所主張的逾期利息的簽署效力,原因是雙方未約定返還股權轉讓款的支付時間,而0公司沒有提供支付依據,利息只能從0公司向8公司和科技公司主張權利之日起計算,即提起訴訟之日,即二審法院:杜某簽署補充協議時,他不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0公司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杜某此時可以代表公司,因此0公司沒有法律依據要求公司承擔連帶責任至于逾期利息何時計算的問題,因雙方在終止股權轉讓協議的相關協議中未明確約定返還股權轉讓款的期限,且補充協議不能確定為8公司或科技公司意愿的表達,因此,0公司應自其主張權利之日起計算逾期利息,0公司與8公司、科技公司之間關于《股權轉讓合同》的約定以及隨后關于終止《股權轉讓合同》的約定,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與法律相抵觸,合法有效,不再重復。在這種情況下,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是否應承擔連帶責任,即:,杜某代表公司簽訂的補充協議是否有效
我們來談談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代表”職能
《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因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內部是公司管理的核心,在外部代表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的行為視為公司行為,其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擔。也就是說,在對外關系方面,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時,法定代表人與法人的關系不是代理關系,而是代表關系,而法定代表人的權力來源于法律的明確授權,因此不需要法人的授權委托書。同時,根據《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越權訂立合同的,除非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合同越權,否則代表行為有效。也就是說,法人不得通過限制法定代表人的內部職權來對抗善意第三人。公司認為依照公司章程或者規章規定,法定代表人無權對外處理有關事項的,應當依法和內部制度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責任,但已經發生的代表行為對公司有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是杜的法定代表人身份。簽訂補充協議時,杜某不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公告。因此,杜某的行為不能代表公司,其行為的后果不應由公司承擔。其次,上訴人0公司認為,杜某是該公司的實際經營者,其簽名行為代表該公司。但0公司沒有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其有理由相信杜某有權代表公司簽署補充協議。因此,杜某的行為不能視為代表公司,補充協議的效力不能達到8公司,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本案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由公司先行支付,這與公司資本不變的原則相悖,值得商榷,我想提醒的是,在合同、協議、承諾或其他書面材料由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簽字而非公司公章確認的情況下,應確認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以確保簽字的有效性。即使是多次合作的企業,也要核實是否更換了法定代表人,排除因簽字人不具有法定代表人身份而導致合同無效的可能性最后,我想談談本案中另一個爭議點,即:,逾期利息問題。逾期利息,一般情況下是指借款合同中因逾期還款而產生的罰息。在一般的民商事交易中,如果當事人有異議的話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辯護詞
2021-01-26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事故傷殘評定賠償證據
2020-11-14怎樣寫欠條
2021-03-25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訴訟離婚的條件是什么,如何提離婚訴訟
2021-01-09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拆遷補償方案可以不公告嗎
2021-03-24哪幾類房屋會被列入拆遷范圍之內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