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互聯網時代已經開啟,在互聯網生活中我們能夠查看到許多舊時代看不到的東西,能夠通過互聯網做很多的事情,看到世界各地的新聞,網絡作品也因此誕生,但當前對于網絡作品的保護人們還沒有合理的概念,法律方面暫時也沒有出臺具體的網絡作品保護規定,所以在網絡上經常能看到抄襲的文章雷同的作品,那關于網絡作品著作權保護可以利用什么條例進行呢?
網絡作品著作權保護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4]1號)第2條規定:“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包括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的各類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在網絡環境下無法歸于著作權法第三條列舉的作品范圍,但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其他智力創作成果,人民法院應當予以保護。” 根據這一司法解釋,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和新的數字化作品均受著作權法保護,任何媒體,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也不符合法定許可的條件,擅自復制、轉載、傳播他人作品的,均構成侵犯著作權,應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我國《著作權》第9條規定:
“著作權人包括:
①作者;
②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根據這一規定,網絡作品著作權的主體包括兩類:作者和網站管理者。
作為作者,對其作品享有著作權不必多言,而網站管理者對其網頁的整體享有著作權。網頁從文字、顏色到圖形,都是以數字化形式加以特定的排列組合,而且網頁也可以以有形形式復制,如存儲在電腦硬盤上,打印到紙張上,具有可傳播性。
網頁在很大程度上構成了對網民的吸引,因而網站管理者都非常重視網頁的設計,而且經常性地對網頁進行改進,并對于大量來自傳統媒體和網絡上的信息,網絡管理者必須根據需要對其進行分門別類,加以編輯。
在這些過程中,網站管理者在智力上、精力上和物質上都有較大的投入。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條的規定,它應該屬于《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作品”,而網站管理者則應視為作者,享有著作權。
網絡作品讓我們能夠直接通過網絡查看到所有人發布在網絡上的作品,而不再像舊時代一樣看每部作品都需要先找到相應的書籍才能進行閱讀,大大的降低了閱讀的成本,不過當前網絡作品侵權的行為非常常見,相信隨著法律制度的完善這種行為會離我們遠去。
著作權法保護對象有哪些,不保護哪些對象?
軟件著作權人享有哪些權利
著作權侵權訴訟的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代持股協議需要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08律師在接受委托后需要進行哪些程序
2021-03-10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商標權轉讓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肇事司機逃逸該怎么做
2021-03-03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