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權轉讓糾紛案件基本情況近年來,股權轉讓糾紛案件越來越多。從案件類型和審理情況來看,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從訴訟所涉及的公司性質來看,股權轉讓主要發生在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份有限公司國有企業及其他法人股權轉讓糾紛相對較少,從轉讓主體來看,股東之間、股東與非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訴訟類型不同,從本案所涉及的問題來看,有三種訴訟:確認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訴訟、支付轉讓價款的訴訟和撤銷股權轉讓合同的訴訟,主要集中在以下情況:股權轉讓違反法定程序、股權轉讓未經工商變更登記、股權轉讓人出資不實或撤資,而股權轉讓導致一人公司的存在
從審理結果來看,大部分案件都證實了股權轉讓合同的有效性。個別情況下,如轉讓方未通知受讓方就提取資金,受讓方以欺詐為由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也將得到支持其次,股權轉讓糾紛中存在一些疑難問題及其解決辦法p>由于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我院在審理股權轉讓糾紛案件過程中經常遇到許多疑難問題,主要涉及到股權的認定,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及一人公司因股權轉讓而產生的問題,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1)股權如何確定。股權是指股東根據向公司投入的資本額,從資產中受益、作出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股權是股權轉讓的前提。如果轉讓人沒有股權,他就不能轉讓。確認股權的存在是檢驗股權轉讓效力的前提。在試點實踐中,絕大多數轉讓人被列入公司章程或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并享有公司的合法權益。但在少數情況下,存在這樣一種情況:轉讓人與其他股東共同出資設立公司,但因各種原因,全體股東同意不將轉讓人的姓名列入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信息,之后轉讓方將轉讓股權。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確定股權的存在進而確定股權轉讓的效力?《公司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公司章程應當記載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第三十二條公司應當建立股東名冊,記載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出資額。綜上所述,股東是否享有股權,一般應當審查其是否實際出資,是否將其姓名或者名稱記載于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在上述情況下,轉讓方是否享有該股權,取決于該股權轉讓是在股東之間還是在股東與非股東之間進行。如果股權轉讓是在股東之間進行的,雖然轉讓人的姓名未記載在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上,也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由于全體股東對轉讓方本質上是股東無異議,因此也應確認轉讓方股東的身份及其享有的權益;如果股權轉讓是在股東與非股東之間進行的,即使轉讓人實際出資,我們也不能確認他是否擁有股權,因為他的名字沒有記載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資料中,而且他的身份沒有公開,所以他沒有公信力,受讓人可以抗辯。當然,如果受讓人知道轉讓人股東的身份尚未公示,并愿意在征得其他股東同意的情況下與其他股東進行交易,我們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確認并維持現有交易
(2)股權轉讓合同的有效性。這種問題在我院股權轉讓案件中最為突出。無論是轉讓方還是受讓方,當他們認為轉讓合同對自己不利時,往往聲稱股權轉讓違反了法定程序或未經股東登記。受讓人往往以轉讓人出資不實或者撤回出資為由,要求確認股權轉讓合同無效或者解除合同股東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不同意轉讓的,應當購買轉讓的出資。不購買轉讓的出資的,視為同意轉讓。但在實踐中,未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將股權轉讓給非股東的情況時有發生。此時,股權轉讓的效力成為爭議的焦點,在這種情況下,通常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雙方對法律規定的“多數”的理解不同,即一方認為自己是全體股東的半數以上,另一方認為占全體股東出資額的一半以上的;二是未經半數以上股東同意轉讓股權。雙方對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存在爭議首先,我們認為《公司法》規定的“多數”應理解為全體股東的多數,而不是出資比例的多數。究其原因,一是從字面解釋的角度看,“半數以上股東”只能是半數以上股東;其次,本文是在《公司法》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一章中規定的。我們知道,有限責任公司不僅具有“合營”性質,而且具有“合營”性質。本條限制股東向非股東轉讓股權的原因在于有限責任公司的“合資經營”,其目的是維護股東之間的信任和穩定關系,而且未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權轉讓是否無效?顯然,未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將股權轉讓給非股東的行為,違反了上述法律規定,不可能成為具有完全效力的法律行為。但《公司法》第35條規定了股權轉讓的程序,我們并不認為該法完全無效。其初衷是保證股權轉讓的順利進行,而不是限制股權轉讓。因此,不應因為程序上的缺陷而影響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另外,其他股東同意股權轉讓的,可以在股權轉讓合同簽訂前或者股權轉讓后表示同意。在其他股東未明確表示不同意轉讓前,其他股東有可能同意轉讓,或者即使不同意轉讓,也不同意購買,因此可視為同意轉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股權轉讓合同被視為無效,可能損害其他股東批準轉讓的權利;從社會效益的角度看,不符合社會活動的經濟性和效率性原則,不利于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2.股東登記變更的有效性在實踐中,由于情況的復雜性,尤其是公司往往怠于履行股東變更登記義務,可能出現轉讓方與受讓方已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并已部分或全部履行合同義務的情況,但未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我國《公司登記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的,應當自股東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變更登記,并提交法人資格證明文件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索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1-01-16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土地轉租年限能超過原合同嗎
2021-02-19沒結婚不退彩禮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9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配偶是法定監護人嗎
2021-01-14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取消繼承權有哪些情況
2021-01-28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