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公司是中外合資企業,a公司持有48%的股份。1996年8月,a公司與B公司約定,a公司將D公司30%的股份轉讓給B公司,轉讓金額為3000萬美元。在征得其他股東同意后,雙方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隨后,B公司按約定向a公司支付3000萬美元股權轉讓款,并開始作為股東參與D公司的經營管理。但D公司成立后,a公司尚未足額繳納出資,且上述股權轉讓協議未經外經貿部批準,無法辦理工商登記手續。2001年5月,未經B公司同意,a公司將D公司全部股權轉讓給C公司,并辦理了股權轉讓手續。a公司收到了9600萬美元的轉讓款。為避免對B公司承擔責任,a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確認a公司與B公司之間的股權轉讓協議不成立,本案爭議焦點主要在于:雙方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成立,效果如何?a公司認為,股權轉讓協議簽訂于1996年,根據當時《對外經濟合同法》的規定,股權轉讓協議因未經審批機關批準而未成立。B公司認為,雙方不僅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而且履行了合同約定的義務,并向對方交付了股權轉讓款,而股權轉讓協議已經成立
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問題是股權轉讓協議效力的確定。為了正確確定本案中合同的效力,首先要確定準據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以下簡稱合同法解釋)規定:“因以前訂立的合同發生爭議的合同法施行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除本解釋另有規定外,適用當時法律的規定。當時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在《合同法》實施前,我國法律對合同的成立和效力沒有區分。在理論和實踐中,總是將合同無效等同于合同不成立。因此,人們在理解《合同法解釋》第一條時,由于思維慣性,往往會對“合同法施行前成立的合同”產生誤解,認為本條所謂的“合同成立”,是指合同法實施前依照法律規定成立的合同,筆者認為,應當用現行合同法中“合同成立”的定義來理解《合同法解釋》第一條中的“合同成立”,但在《合同法》實施前,不能判斷合同是否依法成立。原因有三:第一,《合同法》首次區分了合同的成立、效力和效力,并規定了合同的“成立”。《合同法》解釋中使用這一概念時,應當與《合同法》的規定相一致,否則會造成概念的混亂。從法律適用的角度看,其負面后果不言而喻。二是本條所稱成立,是指合同法施行前成立的合法合同,《合同法解釋》第三條規定“人民法院確認合同效力時,《合同法》施行前訂立的合同適用當時的法律,適用合同法的合同無效,適用合同法的合同有效”,因為根據當時的法律,合同的“成立”與“效力”沒有區別,合同立即生效,不存在“適用當時法律時合同無效,適用合同法時合同有效”的情形。三是以本案為例,根據當時《對外經濟合同法》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a公司與B公司之間未訂立股權轉讓協議,雖然合同法解釋第一條的適用前提是合同的“成立”,但如果按照合同法實施前合同成立法的判決來理解合同法解釋第一條中的“合同成立”的話,那么包括本案在內的許多案例都不能適用《合同法解釋》第一條的規定,這顯然背離了本條的初衷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正常行駛撞死人要負什么責任
2021-01-26共同保證是指什么
2021-03-24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