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并的債務問題是什么p>
術語“合并”不是一個標準的法律術語。企業合并實質上是一種有償合并。企業合并有多種形式。企業吸收合并主要有三種形式:企業吸收合并、企業新設合并和企業收購。被合并企業的財產、債權、債務的一般轉讓,由合并方整體接受。被合并企業喪失法人資格的,被合并企業的債務由合并方承擔。
新設企業合并是指兩個以上企業通過相互合并形成新的企業法人,原企業法人被撤銷,被合并方的債務由新設被合并的企業法人承擔,以收購方式實現對企業的控股,通常是指一個企業投資購買另一個企業的更多股份,從而實現企業的控股地位,實現企業的兼并。這樣,出資購買另一企業股權的一方成為被告企業的大股東,但被控制企業的法人地位尚未消除,被控制企業仍具有財產責任能力,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被控制企業的債務由被控制企業自行承擔。因控股企業抽逃資金導致控股企業無力償還債務的,控股企業的債務應當由控股企業承擔企業并購確保債務剝離協議的有效性重組過程中的具體債務剝離是防范公司并購業務債務風險的主要途徑。重整完成后,因重整過程中相關行為的有效性或合法性引發的糾紛和訴訟案件時有發生。尤其是債務剝離,不僅涉及當事人眾多、關系復雜,而且涉及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金融法、擔保法、稅法等民商領域和行政法規,以及大量關于上市公司監管的法規或規范性文件。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債務剝離協議的無效或可撤銷,進而使重組方陷入兩難境地。就債務剝離的幾種主要方式而言,要保證債務剝離協議的有效性,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1.債務剝離必須征得債權人的同意。根據合同法,債務人將合同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應當征得債權人的同意。否則,債務轉移將不生效。此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權利、義務轉移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的,應當履行批準登記手續
部分債務不能剝離。有些債務完全屬于債務人,不能轉讓,否則無效。實際上,這些債務大多是對政府部門的負債,如稅收負債。政府部門的債務需要詳細分析。有些債務的債權人雖然是政府部門,但在法律上應界定為平等主體之間的債務關系,這種債務是可以轉讓的。比如,為了支持地方上市公司,很多地方政府以政府財政部門的名義對上市公司進行財政支持。近年來,有學者認為,稅收債務等一些債務是可以轉移的,但一般認為,這類債務實際上是由政府有關部門的執法行為(稅收征收、行政罰款等)引起的,應當依法受公法管轄,他們有作為當事人轉讓的專有權。對于這類債務,我們不能直接將其轉出上市公司,只能采取其他法律途徑來達到債務重組的目的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辦法有哪些
2021-01-18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最高院關于擔保法的6個重要疑難問題的司法觀點
2021-01-27拆遷支票丟失怎么辦
2021-01-07申請無效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談法人型聯營合同終止后續法律問題的處理
2020-11-16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不足額保險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