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軟件著作權欺詐的后果是什么?
軟件著作權欺詐的后果:
1.行政責任。國家軟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民事責任罰款。責令停止侵權,消除影響,公開道歉,賠償損失。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許可合同、轉讓合同的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的條件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軟件權利人不知道或者沒有合理依據(jù)知道該軟件是侵權作品的,由軟件提供人承擔侵權責任。軟件登記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有關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剽竊是指出版或注冊他人受版權保護的軟件的行為。剽竊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在他人軟件上署名(或署名),以剽竊或部分剽竊的方式發(fā)布或注冊。非法復制,是指未經(jīng)軟件著作權人許可,將他人軟件復制一份或者多份的行為。非法復制的主要形式是盜版,盜版直接掠奪合法廠商的市場份額和商業(yè)利潤。它是目前最常見的軟件侵權行為,危害性非常明顯,也是最為公眾所熟知的。未經(jīng)軟件著作權人許可,在沒有法律依據(jù)的情況下,非法使用他人軟件進行演示、修改、翻譯、注釋和應用。例如,企業(yè)擅自在內部計算機使用系統(tǒng)中安裝、使用他人軟件的;又如未經(jīng)授權擅自修改、翻譯、注釋他人軟件,推銷市場,謀取非法利益等。一般來說,為了促進硬件或軟件的生產和銷售,計算機硬件和系統(tǒng)軟件制造商、分銷商或零售商未經(jīng)授權在其硬件中預裝軟件,或者在銷售系統(tǒng)軟件時搭售或者免費交付其他軟件
5.未經(jīng)授權轉讓。擅自轉讓,是指未經(jīng)軟件著作權人許可,無法律依據(jù),將他人軟件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特別是具有一定軟件開發(fā)能力和聲譽的廠商,會剽竊他人的軟件,直接以自己的名義發(fā)布和銷售,在軟件創(chuàng)作完成后,這種行為更加隱蔽和具有侵入性,很多人如果符合著作權登記條件,從更好地保護軟件的角度出發(fā),會選擇到登記部門辦理軟件著作權登記手續(xù)。在這個時候,一般不會有假貨,也就是說,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人通過非法復制等行為侵犯軟件著作權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保護期是多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生產、買賣警用裝備罪辯護詞
2021-01-04哪些情況允許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27代理合同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27公司減資在網(wǎng)上可以辦理嗎
2020-12-12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繼承權的喪失有哪些情形
2021-03-24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離婚給孩子的錢監(jiān)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離婚后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怎樣分割
2021-02-09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zhí)行
2021-03-03離婚協(xié)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經(jīng)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xù)
2020-11-22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