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事責任是指侵權人因侵權行為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損害事實是侵權責任的前提
其次,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行為人的行為導致或傳遞損害事實第三,行為人的侵權行為是由于過錯造成的第四,行為人必須具有民事行為能力(1)停止侵權行為。為及時停止侵權行為,防止損害后果擴大,受害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例如,根據受害人的請求,人民法院可以責令出版侵權圖書的出版社立即停止出版,發行侵權圖書,收回、封存、銷毀已出版的圖書。侵權人應當采取有效措施,說明事實真相,消除侵權行為對著作權人的負面影響。(3)公開道歉。也就是說,應該以能夠讓公眾理解的方式。承認侵權并向著作權人道歉(4)賠償損失。損失賠償又稱損害賠償。它是指侵權人以自己的財產進行賠償,以彌補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在財產損害賠償中,以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在內的實際損害為標準確定賠償數額,不允許超出實際損害的賠償。關于精神損害賠償,通常規定停止侵權,(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作品的;(二)未經合著人許可與他人合作發表作品為自己作品的;(三)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作品的著作權人(三)將自己的作品作為自己的作品與他人合作發表,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竊他人作品的(六)以展覽、電影制作或者類似電影制作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或者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編輯、翻譯、注釋的;(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報酬的(8) 未經電影作品或者以類似于電影制作、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發表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九)未經出版者許可,擅自使用其出版的書刊版面設計的(10) 未經表演者許可,將其現場表演或者現場、公開錄制的(11) 其他侵犯著作權和相鄰權利的行為,刑事責任是指犯罪分子因該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刑事法律后果:1.根據我國法律,以牟利為目的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構成侵犯著作權罪。一是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文學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等作品的。第二,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出版權。三是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不得復制、傳播其制作的錄像。四是制售假冒署名藝術品。對上述侵權行為,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二、銷售侵權復制品罪。新刑法第218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銷售侵權復制品的,為銷售侵權復制品罪。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或者單處罰金。3.行政責任侵犯著作權行政責任的形式是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是行政機關對公民的處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法和其他法律的行政處罰規定,依照《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尚未構成犯罪的,應當受到處罰的違法行為包括:(1)抄襲、剽竊他人作品;(2)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他人作品牟利;(3)出版他人擁有獨家出版權的圖書;(4)制作、銷售他人作品(五)未經音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音像制品的;(六)未經廣播電視臺許可復制、發行廣播電視節目的銷售有他人簽名的藝術品(1)警告。它是行政機關對侵權人的事前告誡和譴責,主要適用于輕微侵權行為。(2)責令停止制作、發行侵權復制品。這種處罰方式的作用是使侵權人無法通過制作、發行侵權復制品繼續獲利,但并不影響侵權人制作、發行侵權復制品的收入。因此,在侵權人已經取得收益的情況下,不宜單獨使用這種方法。(3)沒收違法所得。是指將侵權人通過侵權取得的全部收入上繳國庫。這種處罰方式是對前一種處罰方式的補充,兩者的結合可以使侵權人一無所獲(4)沒收侵權復制品。沒收侵權復制品是防止侵權人傳播侵權復制品給受害人造成損害的必要措施。對于可能繼續侵權的侵權人,有必要沒收其制作侵權復制品的設備,以消除繼續制作侵權復制品的可能性。《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規定,抄襲他人作品的,處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偽造他人藝術作品的,處1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其他可能受到行政處罰的侵犯著作權行為,可以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或者總價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在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最常見的是字體侵權和圖片侵權。如果企業宣傳使用的字體和圖片不是原創的,侵權的風險就比較大。企業委托設計公司時,必須在合同中明確,所使用的圖片、字體必須是原創或由設計公司購買的是受著作權保護的鄰接權侵犯著作權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判決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3-05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執行中可以申請債務人破產嗎
2021-01-01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中國不負有送達義務的情形
2021-01-08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