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協商程序。協商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爭議的問題直接進行協商,尋找糾紛解決的具體方案。與其他糾紛不同的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一方為單位,一方為單位職工,因雙方已經發生一定的勞動關系而使彼此之間相互有所了解。雙方發生糾紛后最好先協商,通過自愿達成協議來消除隔閡。實踐中,職工與單位經過協商達成一致而解決糾紛的情況非常多,效果很好。但是,協商程序不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雙方可以協商,也可以不協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強迫。
(2)申請調解。調解程序是指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根據《勞動法》規定: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委員由單位代表、職工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單位具體情況,有利于解決糾紛。除因簽訂、履行集體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外均可由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但是,與協商程序一樣,調解程序也由當事人自愿選擇,且調解協議也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將糾紛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處理的程序。該程序既具有勞動爭議調解靈活、快捷的特點,又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是解決勞動糾紛的重要手段。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國家授權、依法獨立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專門機構。申請勞動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選擇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訴訟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訴訟打勞動官司,必須要經過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訴訟程序。根據《勞動法》第83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訴訟程序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打官司。訴訟程序的啟動是由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啟動的程序。訴訟程序具有較強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決也具有強制執行力。
與其他糾紛不同的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一方為單位,一方為單位職工,因雙方已經發生一定的勞動關系而使彼此之間相互有所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家庭冷暴力,家庭冷暴力的認定方法又有哪些
2020-12-31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被拆遷人房屋租出去了怎么辦
2021-01-23公益拆遷是什么,公益拆遷補償低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