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處理方式:
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調解原則適用于仲裁和訴訟程序。這就是我國法律關于勞動爭議發生后可供選擇的四種典型解決方式。
《勞動法》第七十九條還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條規定明確了勞動爭議處理的順序與過程。
協商程序
協商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爭議的問題直接進行協商,尋求解決糾紛的具體方案。協商程序一般在糾紛發生的初期進行,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都可以提出協商。
調解程序
調解程序是指勞動爭議一方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爭議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調解程序一般在雙方協商未能達成協議之后,提起仲裁之前進行。根據《勞動法》第八十條的規定:“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代表擔任。勞動爭議經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履行。”
調解委員會委員一般兼備、政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單位和職工的具體情況,有利于糾紛的解決。因此如果當事人經協商后未能解決糾紛,可以申請調解委員會來調解。根據規定,除因簽訂、履行集體發生的爭議外,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的其他勞動爭議均可由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仲裁程序
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該程序既具有勞動爭議調解的靈活、快捷的特點,又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是解決勞動爭議的重要手段。我國法律規定,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訴訟打勞動官司,必須經過仲裁程序,否則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
訴訟程序
訴訟程序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它是由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的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啟動的程序。訴訟程序是勞動爭議解決的最后一道程序,其裁判結果具有強制力。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勞動爭議處理方式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處理勞動爭議的方式不止一種,最好是當事人雙方能夠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為什么申請交通事故鑒定,可以申請交通事故鑒定的情形
2020-12-24單方解除權何時生效
2021-01-20村干部賄選如何處罰
2021-01-11國家賠償質證程序
2021-02-14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標準體
2021-01-09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家里裝了監控拆遷有賠償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