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范圍的界定和準確定性主要涉及以下問題:
1、雙重勞動關系產生的糾紛如何定性。
我國目前大量存在雙重勞動關系,即一個勞動者具有雙重職工身份和享有兩個勞動關系。雙重勞動關系或表現為兩個勞動關系都是法定的,或表現為一個是法定勞動關系,另一個卻是事實上的勞動關系。
司法實踐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無法確定誰是承擔責任的用工單位。如隱性就業的職工由于與新的用工單位沒有,該用工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提供勞動條件和待遇,導致下崗職工不能享受應有的權利,一旦發生勞動爭議,原單位和新單位都推諉責任,使勞動爭議的處理難以順利進行。而現行勞動爭議處理相關法律、規定對雙重勞動關系發生的糾紛解決并未作明確規定。
筆者以為,對此可以借鑒和推廣實務界的辦案經驗,即下崗職工隱性就業未與原單位的,當其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爭議時,應當按雇傭對待,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可不予受理,即直接由法院進行處理;而當其與原單位因勞動權利義務相關問題產生的糾紛則屬于勞動爭議,按勞動爭議處理程序進行處理;離退休人員退出工作崗位后發揮余熱再就業,雖然他與原單位已沒有勞動關系,但是由于其正在享受國家的養老保險待遇,故新的用人單位無須為他繳納社會保險金,因此發生爭議也應按雇傭關系處理,該種類型案件也不屬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范疇。
2、游離在現行法律規定之外的勞動關系能否按勞動爭議處理。
我國現實生活中,還有大量的勞動爭議不在現行勞動爭議的處理范圍之內,導致這部分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狀告無門,無法可依,合法權益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例如,律師與律師事務所因勞動報酬或相關勞動權利義務發生糾紛,能否定性為勞動爭議?教師同學校因勞動權利義務發生爭議該如何解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中既不屬于公務員也不屬于合同工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權益糾紛又該如何解決?
上述爭議都不屬于現行勞動爭議處理法律、法規所規定的范圍,這些勞動者受到用人單位侵權時,由于和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不屬于《》第2條規定的范疇,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都無法按勞動案件進行處理,導致大量的勞動者不受《勞動法》的保護。
上述問題十分棘手,同時也反映出我國《勞動法》適用范圍仍不夠寬泛,因此筆者建議勞動爭議處理范圍應擴大到除公務員之外所有的勞動糾紛。
3、勞動爭議與勞務爭議如何劃分。
由于二者皆涉及勞動者的財產權利和經濟利益。極易混淆的是中的工資與各種(如加工承攬、運輸、保管、)的勞動報酬,二者都是勞動者提供勞動,對方當事人支付勞動報酬。由于它們極為相似,難免為爭議的定性帶來困惑。
特別是目前我國《勞動合同法》并未給其正名的雇傭合同,實際上仍作為民事關系予以調整。一種雇傭關系是當事人一方在一定時期或不定期內為另一方當事人提供特定或不特定勞動且接受對方支付報酬,目前最為典型的是保姆、家教等勞動關系;另一種是雇傭合同中的雇傭關系如店主雇傭店員、私人建筑隊雇請民工、個體工商戶雇請幫手、學徒,明顯屬于《勞動法》調整范疇。
因此,目前的雇傭合同很難一概而定為是屬于民法調整的范疇,還是勞動法所調整的范疇。因此在立法不完善、雇傭合同尚未正名的情況下,極易出現“兩不管”情況,即勞動爭議處理機構與民事爭議處理機構相互推諉,以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及時保護。
如何解決該問題,筆者以為,應以爭議雙方當事人是否建立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關系為標準,建立有勞動關系且用人單位依法為勞動者繳納了社會保險金,并在勞動行政管理部門對勞動合同鑒證備案的一律適用《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該類爭議應定性為勞動爭議,其中當然包括部分雇傭合同產生的爭議。
4、勞動爭議的受案范圍不應涵蓋社會保險行政爭議。
這即涉及到勞動爭議與行政爭議的區分問題。社會保險行政爭議是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依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經辦社會保險事務過程中,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爭議。社會保險爭議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社會保險行政爭議處理辦法》之前,由于該種爭議是基于勞動關系而產生的,故1993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已經失效),規定了企業與勞動者之間因執行國家有關社會保險、福利的規定而產生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的范圍。1994年7月國家頒布《勞動法》有關勞動爭議的處理條文,也將社會保險爭議涵蓋于勞動爭議之中。
因此,社會保險爭議是從勞動爭議中分離出來,隨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險立法的完善而獨立形成的一種獨立于勞動爭議之外的行政爭議。社會保險爭議與勞動爭議曾共存一體,適用同樣的法律法規,都是基于勞動關系而產生的爭議。但社會保險爭議獨立于勞動爭議范圍外后,該種爭議發生了質的變化,與勞動爭議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當事人不同:勞動爭議發生在用人單位和職工之間,而社會保險爭議發生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顯然,社會保險爭議當事人的范圍比勞動爭議當事人范圍要寬廣,不僅包括職工,并且包括非職工以及法人,其他組織之類的主體。
②爭議的性質不同。勞動爭議屬于當事人關于勞動權利和義務的爭執,當事人爭議的標的必須是屬于勞動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而社會保險爭議則屬于當事人之間因經辦社會保險事務(登記、變更或注銷及審核、繳費、享受待遇不公平等)發生的爭議,而經辦機構是法律、法規授權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專門辦理社會保險事務的工作機構。
可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屬勞動行政部門的下屬機構,因此,社會保險爭議顯然應歸屬于行政爭議范疇之中。
③解決爭議的途徑不同。社會保險行政爭議可采用當事人申請復查、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解決,而勞動爭議只能通過和法院審判解決。
④適用法律不同。社會保險爭議解決適用《》和《社會保險行政爭議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而勞動爭議的解決則適用《勞動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及相關司法解釋。
以上就是我們的關于房產勞動爭議處理幾個疑難問題研究的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當然在實踐中,更多關于勞動爭議的問題,如勞動爭議的程序等問題?如果您想要更多關于這方面的問題請具體聯系我們律師,我們會根據您的具體問題,您好做專業的法律分析,幫助您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周宗江律師,宜昌人,武漢大學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從2006年開始從事專職律師工作至今,宜昌市規范化建設示范所---湖北楚賢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副主任,國家注冊律師執業證號14205200710799916。 周宗江律師,具有豐富的執業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功底,頗具匠心,成功辦理了大量民、商、刑事訴訟案件和非訴法律事務,是一名值得信賴的好律師。 民商事方面包括合同法、債權債務、侵權賠償、婚姻繼承、公司法、 財產糾紛處理、房產建筑、勞動法、保險法、知識產權法等領域,累計代理案件數百宗,均取得了委托人的好評,執業15年來無投訴,不少案件被各大媒體報道。為一些企事業單位擔任法律顧問,提供了優質的非訴訟法律服務。其中不乏重大疑難法律事務,如為一宗標的達數億元的合同糾紛案件提供法律服務,為委托人避免過億元經濟損失;如為湖北首例鄉村道路缺陷交通事故案6名遇難者家屬狀告當地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門取得勝訴等。 刑事方面,代理了一批刑事辯護案件,較好的維護了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為被告人實現了無罪、免處、緩刑、取保候審、減輕或從輕處罰。 周宗江律師為人誠實守信,工作認真負
農村房屋拆遷有哪些補償方式呢
2021-03-24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連帶債務執行應注意什么
2021-01-15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民事訴訟需要哪些花費
2021-03-25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農村集體土地對外承包合同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0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