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分公司”)六名飛行員辭職案在杭州市蕭山區法院審理。雙方均表示愿意調解,并最終在法院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
根據協議,六名飛行員將向**浙江分公司支付129萬至170萬元不等的賠償金,同意解除勞動合同關系
兩個多月前,在法院審理的另一起飛行員辭職案中,飛行員馬*峰被判處向**浙江分公司支付210萬元,馬*峰在昨天8:30聽到判決結果后當場暈倒,六名飛行員穿著隨意進入法庭,其中包括兩名“80后”,年齡最大的只有31歲。據了解,這6名飛行員的辭職案件屬于6起案件,因情況相似而共同審理
胡*健出生于1981年,于2004年6月加入原中國**航空公司。同年9月,中國**航空公司。,有限公司成立,原中國**航空公司被取消。胡的訴狀說,新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自成立以來沒有與之簽訂勞動合同,原告多次要求重新簽訂勞動合同,但都沒有結果。2007年10月,原告向公司提交了終止勞動關系的通知,但公司沒有移交檔案等資料。今年1月,浙江省勞動仲裁委員會對此案作出裁決,但胡對裁決結果不滿意,因此向法院提起訴訟。隨后,**浙江分公司向蕭山區法院提起反訴,要求胡支付471.8萬元的招聘費、培訓費和賠償金,并要求被告在合同終止后2年內不得在其他航空公司從事飛行工作
其他5人的經驗與胡健相似。主審法官宣布,航空公司向飛行員郭亮索賠人民幣575.8萬元,而李勇、楊杰、賈勇和夏倩均索賠人民幣618.8萬元,總計超過3500萬元。令人驚訝的是,雙方律師都表示,他們已經初步擬定了調解協議草案。隨后,主審法官與雙方律師就調解協議的內容和措辭進行了協商,最終發布了《民事調解協議》,根據協議,試點公司與**浙江分公司的勞動合同于今年9月8日終止,前者應向后者支付相應的補償。這6名飛行員的報酬從1292068元到1703877元不等,共計960多萬元
飛行員急需“轉機”系統,而航空運輸行業缺乏相關規范“導致飛行員處于嚴重的弱勢地位”
飛行員與航空公司之間糾紛的高發率是航空業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獨特現象對于大量民營航空公司來說,人才的來源只能是國有航空公司”。他建議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制定飛行員“價值”的衡量標準,建立明確的“轉移”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經營許可證進行經營的行為構成犯罪嗎
2021-01-21法律顧問聘請合同怎么寫
2021-03-02冤假錯案取保候審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0-12-29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哪些積極意義
2021-03-25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借錢不還起訴后能拿到錢嗎
2020-11-30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