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糾紛案民事判決書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男,1980年11月1日出生,漢族。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大某某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某某,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某某,男,漢族,1982年1月5日。系被上訴人大某某有限責任公司的員工。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原告于1999年9月進入*********公司工作。*********公司分別于2007年12月17日和2008年12月16日與*******公司簽訂的《勞務派遣協議》兩份,協議落款處加蓋有雙方印章。2007年12月26日,原告與被告*****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一份,載明:*****公司聘用原告為該公司員工,具體工作派至*****公司工作,工作崗位為通用事業部;合同期限為二年;原告應遵守*****公司和派往服務公司的統一安排,遵守*****公司和派往服務公司的規章制度;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只是本合同無法履行,經雙方協商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的,又無其他工作可安排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合同,但必須提前三十日通知對方。該合同加蓋有被告*****公司印章,并有原告的簽字。*****公司向原告發放工資至2007年12月,自2008年1月起,被告*****公司開始向原告發放工資,于2009年9月開始為原告交納社會保險金。2009年10月26日,原告向鄭州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該仲裁裁決書查明部分載明:原告未向*****公司提出書面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公司未解除與原告的勞動合同關系。仲裁裁決為:
1、自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30日內,被申請人*)**********為申請人補繳2007年12月至2009年8月的社會保險金(具體數額以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算為準),被申請人*****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2、駁申請人的其他仲裁請求?!痹娌环摬脹Q書,向本院提起訴訟。另查明,2010年2月26日,*****公司變更名稱為大某某有限責任公司原告提交設備操作證一份、工具押金收條一份?、畢業證一份,證明原告與被告*****公司存在勞動關系。
原告提交工商銀行、光大銀行對賬單一份,證明原告與*****公司及*****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其中光大銀行對賬單顯示*****公司為原告發放的工資900-1600余元不等。被告*****公司提交就業安置表一份,用以證明原告在*****公司的勞動關系是在2007年12月26日建立的。
被告*****公司提交2009年12月21日社會保險信息資料一份,用以證明*****公司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的時間。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交的設備操作證一份、工具押金收條一份、畢業證一份、工商銀行對賬單一份、光大銀行對賬單一份、仲裁申請書一份、仲裁裁決書一份,被告*****公司提交的勞務派遣協議二份,被告*****公司提交的勞動合同一份、就業安置表一份、2009年12月21日社會保險信息資料一份,及本案開庭筆錄在案佐證。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自1999年9月進入*****公司工作。后原告于2007年12月26日與被告*****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向原告發放工資至2007年12月,*****公司于2008年1月開始向原告發放工資,故本院認定原告與*****公司的勞動關系于2007年12月26日終止,而原告于2009年10月26日針對*****公司向鄭州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已超過法定的仲裁時效,仲裁裁決已駁回原告的請求,原告又未提交相關證據證明其逾期申請仲裁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故對原告請求解除與*****公司的勞動合同,并支付經濟補償金16200元,本院不予支持。
對于原告有關社會保險費的訴訟請求,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三條、第四條和第七條的規定,被告作為用人單位應當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原告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并應按時足額繳納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的社會保險費用。但是,《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繳費單位未按照規定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或未按規定申報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第二十六條規定,繳費單位逾期拒不繳納社會保險費、滯納金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稅務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征繳。從以上兩條規定可以看出:用人單位如果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應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稅務機關采取行政處罰的手段予以糾正,還可以采取非訴行政強制執行的手段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因此,對社會保險費的征繳應是行政機關的職權。
基于上述原因,原告將原、被告之間因社會保險費的繳納導致的糾紛提交法院裁決不當。故對原告該項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對于被告*****公司,其與原告于2007年12月26日建立勞動關系,但自2009年9月才開始為原告交納社會保險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依法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本案中,被告*****公司未依法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費,原告依法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向*****公司主張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原告在被告*****公司工作年限尚未滿二年,應按照原告二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經濟補償金,故原告請求解除與被告*****公司的勞動合同,被告*****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2400元,經本院審查,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予以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的規定,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此被告8888作為用工單位應對支付經濟補償金2400元與被告*****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項、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四十七條、第九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張某某與被告*******有限公司于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簽訂的《勞動合同》。
二、被告*******有限公司支付原告張某某經濟補償金二千四百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
如果讀者想咨詢法律問題,歡迎來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失業保險領取條件及領取期限是什么
2021-01-27醫療損害賠償訴訟的管轄法院
2021-03-042020醫療技術事故是什么意思
2020-12-02哪些情形不被認為是醫療事故
2021-02-16醫療事故罪疏忽大意過失的特點有哪些
2020-12-26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支票背書轉讓
2021-03-11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