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立法中,,關于企業是否與員工簽訂保密合同以及離職員工是否仍有保密義務,有兩條截然相反的規定。例如,沒有保密義務,《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第九條規定:“企業要求員工保守企業技術秘密的,應當簽訂書面保密協議。沒有書面協議或者書面協議不明確的,員工的保密義務自員工離開企業之日起終止。”《浙江省技術秘密保護辦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權利人要求涉及技術秘密的單位或者與該單位合作的有關人員保守技術秘密的,應簽訂保密協議或在勞動(雇傭)合同中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相關人員應嚴格按照保密協議或合同履行義務。未簽訂保密協議或合同未約定的,相關人員不承擔保密責任。保密協議或合同約定的部分內容不明確的,相關人員僅對約定明確的內容承擔保密義務。”《珠海市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第四條第二款規定,本條例所稱保密措施為:企業與知悉或可能知悉技術秘密的員工和有關人員簽訂保密協議,或提出書面保密要求并簽字確認。第5條規定:“企業未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導致相關非專利技術和技術信息被披露的,不受本條例保護。”
例如,《四川省企業技術創新條例》第十條規定:“企業和知悉技術秘密的員工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或者依法另行簽訂保密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在服務期內或離開公司后,公司員工有義務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或根據合同對公司的技術秘密保密。”本規定表明,員工離開公司后,如果未與原公司簽訂保密合同,還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履行保密義務。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規定,經營者違反協議或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擁有的商業秘密的行為,屬于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這一條,筆者認為,當辭職員工重新就業并從事與原企業有競爭關系的業務時,他們成為《反不正當競爭法》所指的經營者,應當遵守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由此可見,國家立法認為,即使與原企業沒有保密合同,離職員工也應承擔保密義務(二)目前學者的理論觀點,中國主流理論學者認為,辭職員工的行為應該通過隱含的保密義務來規范。默示保密義務是指根據法律關系、習慣、事實等原因確定的保密和不使用義務,即使與權利人沒有明確的保密合同。然而,理論界對保密義務的范圍有三種觀點。一是嚴格限制履行義務的范圍。二是履行義務,但不侵犯公共利益和勞動者的勞動權利。第三,前雇員的默示保密義務應僅適用于原雇主的重要商業秘密。然而,一些學者認為,在中國保護商業秘密不是公司員工的法律義務,但必須由公司和員工達成一致意見如果您仍然對員工辭職的知識感興趣,并想有更深入的了解,您可以點擊互聯網上的在線咨詢系統詢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好意提供者是否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1-03-03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免于刑事處罰會受什么黨內處分
2021-03-09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