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補償以及補償的多少與自我辭職或辭職沒有直接關系。關鍵問題取決于原因。如果雇主辭職,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則需要支付經濟補償“11種情況,即雇員終止勞動合同,雇主應支付經濟補償”,否則不需要支付
2.如果雇主辭職,如果雇主有以下“12種情況,雇主應向雇員支付經濟補償,如果雇主取消或終止勞動合同”,則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否則就不需要支付了。用人單位被辭退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39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需要支付賠償金;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0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30天通知的,不需要支付賠償金。如果它不提前通知,它將作為代理支付一個月的工資。如果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條例》,
的規定,則無工人過錯,無理由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兩倍
相關法律規定
1.《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辦發[1995]309號)第53條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勞動者直接支付的勞動報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規定,用人單位以貨幣形式向其雇員支付的工資,一般包括小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工人的工資一般分為基本工資、應付工資和已付工資。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設定的基本工資,一般不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付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提供正常工作時,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應當領取的全部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支付的工資是工人每月實際收到的工資。通常會扣除一些費用,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伙食費、租金等。工人實際收到的金額通常低于應付工資經濟補償的計算應以工人應付工資為基礎,基本工資只是職工工資的一部分,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礎,實際支付的工資也不能真實反映職工的工資水平。
例如,雇主不支付加班費和扣減工資等違法行為會導致支付的工資低于工人的實際工資,顯然,如果在提前解雇期間處理不當,它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礎,您可以通過法律渠道保護自己的權利,詳情請咨詢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訂金
2020-12-01車輛被套牌違章怎么維權
2021-02-18公務員加班費規定
2021-03-06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最高法院將出臺勞動案件司法解釋
2021-01-25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