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條,“非法吸收公眾資金屬于非法收入”
同時,《關于追回和處置涉案財產的意見》:
1.非法吸收公眾資金屬于非法收入。用吸收的資金支付給集資參與人的利息、股息和其他收益,以及支付給幫助吸收資金的人員的代理費、福利費、返利費、傭金、傭金和其他費用,應當依法收回。籌資參與人的本金尚未返還的,所支付的返還款可以折合為本金
2.非法吸收的資金及其折合財產用于清償債務或者轉移給他人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回:① 其他人故意募集上述資金和財產的;② 其他人免費取得上述資金和財產;③ 其他人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價格獲得上述資金和財產;④ 他人取得的上述資金、財產來源于非法債務或者違法犯罪活動;⑤ ) 依法應當追回的其他情形
3.被扣押、扣押、凍結的易貶值、保管、維護費用高的財產,可以在訴訟結束前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出售、拍賣。所得由扣押、扣押、凍結機關保管,訴訟結束后一并處理
4.本案所涉及的扣押、扣押、凍結財產一般在訴訟結束后返還給籌款參與人。如果本案涉及的財產不足以全額返還,則應按照籌款參與人募集的金額比例返還
值得注意的是,該解釋在刑法中指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情況下向投資者提供的“被害人”,并按照“被害人合法財產”的原則返還其籌款款
違法所得的追償和返還
在非法集資的情況下,經常調查扣押、扣押和凍結公司和嫌疑人的所有財產,不區分罪犯的財產和涉及的贓款和贓物。p>
但是,當刑事案件進入審判階段,法院處理案件中被查封、扣押和凍結的財產時,必須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新的《刑事訴訟法解釋》第364條調查財產所有權,新的《刑事訴訟法解釋》第366條和第369條規定:,被扣押、凍結的財產,確屬違法所得或者本案涉及的其他財產,依法應當追繳的,應當返還被害人或者沒收上繳國庫,被害人尚未認領的財產應當上繳國庫;如果是被告人合法擁有的,在賠償被害人損失并執行財產處罰后,應及時返還被告人
非法集資案件中的資產處置方法
1.從法律層面,涉及非法集資或集資詐騙案件的財產必須經法院
終審判決后才能處理。這是因為中國的刑事訴訟法確立了無罪推定原則:任何人在通過法律程序確定之前,都應該在法律上被視為無罪。因此,在法院作出終審判決之前,非法集資和融資欺詐案的財產不能改變,仍然屬于嫌疑人或被告。相關部門只是代管的角色。p>
2.非法集資案件的資產處置方式。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公安機關的早期處置。公安機關的早期處置方式包括:查封、凍結、扣押和追回。涉案資產的追回、查封、凍結和扣押主要由公安機關進行。二是資產處置領導小組的綜合處置方法。資產處置領導小組的綜合處置方式包括:資產確認、出售、拍賣、實物資產租賃、債權人會議、債轉股、債權轉讓、經理制、破產清算、變現、變現等,綜合處置的開始時間通常是人民法院收到移送起訴的案卷時
非法集資案件中投資者追償損失的方法
1.非法集資犯罪的被害人一般因被告的非法占有和處置而遭受損失他們的財產。新《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39條規定,對被告人非法占有、處分的行為,應當由法院進行調查,對被處分的被害人的財產予以追回或者責令返還賠償金,以彌補損失,不得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2.如果被害人的人身受到侵犯,財產受到損害,他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賠償被告的合法財產,與案外民事債權處于民事法律關系層面。在不涉及擔保權的情況下,根據民法中普通債權平等的原則,雙方平等享有對刑事被告合法財產的賠償權
3.對于因犯罪行為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受害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向被告要求賠償。此時,共同犯罪的被告人在侵權賠償中承擔連帶責任,即每個被告人都有義務賠償受害人的損失,但對于超出自己責任范圍的部分,可以依法對其他被告人行使追索權。共同犯罪的被告人被追討或責令退還賠償金。即使超過其實際收入,也沒有法律依據向其他被告追討,這顯然對被告不公平
涉及的財產范圍
司法實踐中常說的“贓款贓物”主要指非法收入,即:,通過犯罪行為獲得的財產利益。我國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對犯罪分子非法取得的財產,一律追繳或者責令退還,賠償;;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用于犯罪的違禁品和個人物品應予以沒收。”
以上是lyba.com編輯對這些知識的詳細介紹。對非法集資的,應當進行財產處理和相關處置,并組織將其返還有關人員。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咨詢相關業內人士,我們將回答他們以幫助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朱星律師2009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管理學學士,中級經濟師、中級審計師,中國法學會會員,2009.07至2010.04: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從事國際經濟法等課程教學工作;2010.04至2013.04在盤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從事授信審查、信貸主管、法律審查、風險管理等工作;2013.04至2018.05在貴州銀行從事法律、風控、內審、消保工作;2018.05至今任貴州八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專職律師,主攻知識產權、不動產、文化娛樂、互聯網、金融財稅、建筑工程等行業(領域)法律實務,2015起組隊研究新四板、新三版法律實務。
網絡造謠需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05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農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土地轉讓合同書一
2021-03-12農村征地,農民沒有簽字便強征,合法嗎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