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更有效地舉證呢?下面就此問題作出幾點小提示——
一、證明事實勞動關系的憑據
在實踐中在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無論是追討拖欠的工資,還是遭到非法解雇解雇,都涉及到一個如何證實勞動者與單位之間存在事實的勞動關系的問題。那么,既然沒有簽合同,怎么證明呢?
顯然,勞動合同并非唯一能夠證明彼此存在勞動關系的憑證,只要你具備以下幾種證據,同樣可以理直氣壯到相關部門申訴——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從客觀上說,以上5項證據只要具備也可單獨成立,但是為了避免“孤證”效力打折扣,建議應盡可能多地提供相關的證據,相互印證,比如你有了其他證據中的一項“孤證”,再加上同事的證言,那么就有力得多了。
二、損害事實存在的證據
所謂損害事實存在的證據,通俗地說,即是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損害了勞動者權益的證據,譬如說申訴單位扣發工資、拖欠工資、加班未補償、未繳納保險費等等,如何證明這些損害事實的確存在呢?這時,你當考慮提交相關的加班未補償的證據,工作起止日期的證明;出工人員名單;出工人員勞動天數及應得工資額的證明、拖欠勞動報酬具體數額的證據等等。另外,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及時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致使勞動者沒有及時領取失業金或者造成其他損失的,勞動者也應保留相關的清單、單據、現場勘查記錄等等。
三、何為“舉證倒置”
一般來說,在民事糾紛的訴訟中舉證責任是按照“誰主張,推舉證”的原則,即由提出訴訟請求的一方,提供足夠的證據來證明自己主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果不能提供足夠的證據,則法律不支持你的主張。但由于勞動爭議案件的特殊性,它的舉證責任并不完全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因為在許多情況下勞動者是難以得到充分的證據的。因此,在實踐中,雖然是勞動者提出訴訟請求,但勞動者并不負有舉證責任。而用人單位為了避免承擔敗訴的法律后果,則必須舉出相反的證據來證明勞動者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這就是所謂的“舉證責任倒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批捕起訴的幾率大嗎
2021-03-01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17如何分立一個全資子公司
2021-03-02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責任認定書一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嗎
2021-03-05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