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的解約權
在用人單位存在嚴重違反勞動合同的行為或勞動者的人身受到威脅、迫害的情形下,勞動者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解除合同的形式
從主體的角度區分,勞動合同解除包括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者單方解除以及雙方協商解除。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又可細分為過錯解除、非過錯解除和經濟性裁員。
過錯性解除,是指在勞動者有過錯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隨時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制度,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非過錯性解除,是指在勞動者無主觀過錯但基于某些客觀原因,用人單位可以依法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制度,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四十條。
經濟性裁員,是指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等情況下,為改善生產經營狀況而裁減成批人員的制度,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
勞動者單方解除包括主動辭職和被動辭職兩種。
主動辭職是勞動者提前三日(試用期內)或者三十日(試用期滿后)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被動辭職是指在用人單位有過錯的情況下,勞動者無需提前30日通知即可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
協商解除,是指勞動合同當事人的一方提出動議,并與另一方當事人就勞動合同的解除達成一致的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主要規定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危害他人健康怎么認定
2020-11-30起訴狀可以用打印件嗎
2021-03-26死緩會被立即執行死刑的情況是什么
2020-12-02運營一款游戲需要具備的資質有哪些
2021-03-11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3-21保證的效力如何認定
2020-12-15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人壽保險的種類及保險責任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