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同海損中的分攤是什么意思?
共同海損是指當運載貨物的船舶為一人或多人所有,為了維護整體安全,必須犧牲貨物時,損失的利益應由貨主分擔,以調整損失程度。共同海損中的犧牲和費用是為保護船舶和貨物不受損失而作出或支付的。因此,船舶、貨物和貨運方應按最終結算價值的比例分擔,以挽救共同危險。這種分攤方法通常稱為共同海損分攤原則。海上險的類型
(I)海上險
海上險在保險業中也稱為海難,包括自然災害和海上事故。自然災害是指由自然變化引起的破壞力所造成的災害。在海上保險中,自然災害僅指不可抗拒的災害,如惡劣天氣、閃電、海嘯、地震、洪水、火山爆發等。事故是指由于意外原因造成的事故。在海上保險中,事故僅指擱淺、觸礁、沉沒、碰撞、火災、爆炸和失蹤。擱淺:指船舶及海床、淺灘和堤岸在意外情況下提前撞擊礁石并停留一段時間,使船舶無法繼續行駛完成運輸任務。然而,定期漲潮引起的擱淺不屬于保險擱淺的范疇
2.觸礁:指貨船在水中觸礁或其他障礙物(包括沉沒的船舶)
3.沉沒:指船體全部或大部分沉入水面以下,并失去能力繼續導航。如果船體部分浸沒但仍能航行,則不應視為下沉。碰撞:指船舶與船舶或其他固定和流動的固定物體之間的劇烈接觸。例如,船舶與冰山、橋梁、碼頭、燈光等相撞。火災:指船舶本身的火災和燃燒,其設備和運輸的貨物
6.爆炸:指船上鍋爐或其他機械設備爆炸,以及船上貨物受氣候條件(如溫度)影響而發生的化學反應引起的爆炸。
7.失蹤:指船舶在航行中失去聯系,沒有信息,并且在一段時間后沒有行蹤或信息
(II)外部風險
外部風險一般指由外部原因引起的風險。可分為一般外部風險和特殊外部風險
1.一般外部風險。指貨物運輸過程中因盜竊、雨淋、短缺、泄漏、破損、受潮、發熱、霉變、異味、污染、鉤損、銹蝕、碰撞等原因造成的風險。指政治、軍事、國家禁止和控制措施(如戰爭、罷工和拒絕交貨)所造成的風險和損失。如果由于政治或戰爭因素,運載貨物的船舶被敵對國家扣留,導致貨物無法交付;一些國家頒布的新政策或新管制措施以及國際組織的一些禁令可能會因貨物無法進出口而造成損失
以上是共同海損分攤的相關規定。海上運輸有其優勢,但其風險有時是無法控制的。一旦發生事故,保護船員的生命是第一要務,犧牲貨物是不可避免的。當我們選擇這種貨運方式時,也應考慮這些損失。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繼續在lyba.com上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東分紅要交稅嗎
2020-12-17征地補償協議簽訂主體包括政府部門嗎
2021-01-29最新侵權責任編,高空拋物到底是誰的責任
2021-03-19復核和復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什么
2021-02-232020年交通事故車速鑒定費用是多少
2021-01-06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什么是老賴
2021-01-09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