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工人的哪些權益構成犯罪
侵犯工人的人身自由權和休息休假權構成犯罪。根據中國勞動法的規定,勞動關系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建立的權利義務關系,雙方地位平等。強迫員工工作的行為侵犯了員工的人身自由權和休息休假權
用人單位違反了中國勞動法及其相應的法律法規:
1.必須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體現,這是構成本罪的先決條件
2.強迫勞動,表現為以下形式:毆打、沒收存款和籌集資金的強迫勞動、強迫超體力勞動、強迫長期勞動、無報酬或少報酬的強迫勞動等
3.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程度,這是犯罪與非犯罪的界限之一
現行勞動法第96條規定:“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由公安機關對責任人處以15日以下拘留、罰款或者警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現行刑法第244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管理法律、法規,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強迫勞動者勞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可見,任何用暴力威脅或者限制勞動者人身自由,強迫勞動者勞動的用人單位,不僅違反勞動法,而且還有行政法、刑法等法律。這些規定為工人維護其人格尊嚴和人身自由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犯罪分析]
什么是強迫勞動罪
強迫勞動罪是指以暴力手段強迫他人工作的行為,對人身自由的威脅或限制。即行為人將勞動者的人身自由控制在一定范圍或限度內,禁止在其他地方活動,并派人嚴格監督,限制勞動者的人身自由。同時,他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迫使他們在體力之外工作;延長工作時間、強迫勞動等
可以實施強迫勞動罪的人
強迫勞動罪的主體是用人單位的直接責任人。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是指依照勞動法的規定,雇用勞動者為其工作的企業或者個人經濟組織。這些雇主僅限于經濟組織。在實踐中,如果一個機關、機構或組織強迫雇員工作,則不應以該罪處罰。強迫勞動罪的對象包括與企業和個人經濟組織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
什么是強迫勞動
主觀上,該罪必須是出于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違反勞動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會產生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有害后果,但仍使用暴力、威脅或限制他人,是違反員工意愿的強迫勞動行為。如果用人單位不使用這種法律手段,只對員工提出嚴格要求,或者員工覺得自己加班加點、超負荷工作,用人單位不強制,則不應將其作為犯罪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庭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1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價格上惡意競爭違法嗎
2021-03-21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什么是老賴
2021-01-09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