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權利人損失
根據《專利法》第65條和財稅函[2015]4號第20條第1款,如果難以確定權利人的銷售額減少總數,則權利人的損失可通過將專利權人因侵權而產生的專利產品的總銷售額乘以每項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來計算,侵權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總數乘以每項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的乘積,可以視為權利人因侵權而遭受的實際損失。公式如下:
權利人損失=專利產品銷量減少(或侵權產品銷量)*專利產品合理利潤
根據中國法律解釋[2015]4號第20條,侵權產品在市場上的總銷量可視為權利人的總銷量。換言之,侵權產品的每次銷售可被視為權利人的專利產品銷量減少一倍。與美國Panduit案中的dam四部分試驗方法相比,上述規定明顯更有利于權利人
2.侵權人的利潤
根據專利法第65條和FSH[2015]4號第20條第2款,它可以通過將市場上銷售的侵權產品總數乘以每個侵權產品的合理利潤的乘積來計算。侵權人因侵權而獲得的利益,一般按侵權人的經營利潤計算。對于完全從事侵權的侵權人,可根據銷售利潤計算。公式如下:
侵權人利潤=侵權產品銷量*侵權產品合理利潤(營業利潤或銷售利潤)
其中銷售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費用-附加稅,營業利潤=銷售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3.許可費的合理倍數
根據《專利法》第65條和財稅函[2015]4號第20條第2款,難以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而專利許可費可以參照,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種類、侵權的性質和情節、專利許可的性質、范圍、時間等因素,賠償金額應當參照專利許可費的倍數合理確定。未參照專利許可費或者專利許可費明顯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第二款的規定確定賠償金額,《專利法》第65條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
4.法定賠償
專利法第65條第2款規定,如果難以確定權利人的損失,對于侵權人取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費,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種類,決定給予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賠償,侵權的性質和情節
5.約定的賠償
權利人和侵權人依法約定專利侵權賠償金額或者賠償計算方法的,在專利侵權訴訟中,要求根據協議確定賠償金額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專利侵權訴訟是一種民事訴訟。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訴訟實行二審終審制,只允許一次上訴
中國實行二審終審判決,二審判決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即使不送達當事人,也不會影響其本身的效力。仍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決,二審后不能上訴
專利訴訟的目的往往是為了爭奪市場,通過專利訴訟限制競爭對手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專利權人的生產,占領市場
在專利訴訟過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1.深入學習專利技術
對于高技術的專利訴訟,學習,分析和了解專利技術及相關技術
2.收集有效證據
對于原告專利權人的律師來說,最重要的是收集侵權證據
對于被告來說,關鍵是收集所有可能使原告專利無效的證據,包括專利文件、銷售發票、產品廣告、公用證書等
3.熟練運用法律程序
對于被告來說,最常用的是對對方專利無效提出反訴,為爭取時間尋求其他辯護方式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合議庭、回避、回避制度,第一百五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得上訴或者上訴期滿不上訴的判決、裁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決和命令
III.專利訴訟能否解決
是的
除專利法第57條的規定外,負責專利工作的部門也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調解下列專利糾紛:
1.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屬糾紛
2.發明人和設計人資格糾紛
3.專利權授予和報酬糾紛服務發明的發明人和設計人
4.在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和授予專利權之前,在不支付適當費用的情況下使用發明的糾紛
專利侵權的應對策略:
1.如果您如果真的侵犯了他人的專利權,還想實施專利技術,最明智的辦法就是主動與對方和解。如果專利權人提起訴訟,他也可以主動在法庭上提出調解方案,并嘗試與對方達成調解協議
雙方通過和解或調解簽訂專利許可合同更為理想。這可以把戰斗變成友誼,實現雙贏。只有當專利權人提出的條件非常苛刻,法院也認為它不能滿足其要求時,它才應該聲稱爭議應由法院解決,你應該據理力爭。在某些情況下,它似乎是形式上的侵權,但實際上它屬于專利法第63條的侵權例外,侵權指控在實踐中仍然可以依法予以反駁,專利許可合同的受讓人經常會突然被第三方指控侵犯專利權
在這種情況下,受讓人可以提出自己實施的專利技術從轉讓人處轉讓的抗辯。使實施許可合同的轉讓人可以作為侵權訴訟的共同被告人進入訴訟,以查明事實,減少侵權責任。3.采用專利無效宣告程序。該專利按照法定程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批準。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審批過程中,不可能做到絕對全面、嚴格的審查
同時,還有其他主客觀原因,這使得極少數已批準的專利不可避免地不符合中國專利法規定的條件
可以說,專利權是由法律推定產生的,其穩定性稍差。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確保公眾的利益,各國專利法都提供了補救措施,即專利無效宣告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掛名股東是否可以享有股東權益
2021-02-20離婚律師可以查對方哪些東西
2021-03-02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分配
2021-02-05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如何防范家庭冷暴力
2020-12-15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勞動者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的后果
2021-03-26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