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海商法》的有關規定,有效的海上救助行為或者救助請求權的設立,必須符合下列五個條件:
(1)救助發生在海上或者與海上有關的通航水域。海上救助的風險遠大于陸上救助,這是海上救助制度建立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我國海商法要求救助方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通航水域救助被救助物。(2)被救助物必須是法律承認的救助對象。中國海商法承認的救助對象是船舶和其他財產。其中,船舶是指《海商法》第3條所稱的船舶以及與之發生救助關系的其他非軍用或政府公務船舶。也就是說,救援船和獲救船中的一艘必須是中國《海商法》第3條所指的船舶,而另一艘可以是內河船、內湖船和總噸位小于20且不用于軍事或政府公務的小型船舶獲救對象必須遭遇海上危險。海上危險的存在是海上救助的前提。只有當船舶或其他財產面臨真空的危險,可能造成損失時,才有必要進行救援。
(4)救援必須是自愿的。自愿原則是海上救助的構成要件之一。自愿是指雙方的自愿,即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務的意愿和被救助方接受救助服務的意愿。對救助方而言,自愿是指其在法律和義務上沒有義務救助遇險的海洋財產。如果營救成功,他有權獲得營救賠償,并且不營救或承擔任何責任。
(5)營救必須有效。“有效”是指遇難船舶或其他財產全部或部分獲救。有救助事實,但無救助效果的,不請求救助補償,海上救助不能成立。這是國際公約和各國海商法普遍接受的海上救助的一項重要原則——“無效無報酬”原則
為了防止和減少海洋環境污染,鼓勵救助方救助可能或已經造成海洋環境污染的船舶或船上貨物,1989年《國際救助公約》增加了“特別賠償條款”,該法規定,救助人對救助財產無任何效力,無權獲得救助報酬,但是,救助船舶或者船上有海洋環境污染損害危險的貨物的,依照《海商法》第179條的規定,仍然可以獲得一定的特別賠償,在其他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的情況下,救助不能取得效果的,仍然可以取得救助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是否可以享有股東權益
2021-02-20校園欺凌屬不屬于犯法
2021-02-18居間合同能否收取定金
2021-03-19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用途有什么
2021-01-21出讓土地能建學校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