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勞動合同是否必須由本單位履行
一般來說,在簽訂勞動合同時需要多少方實際簽訂多少份勞動合同,且雙方各自履行自己的合同。因此,勞動合同單位不能統一保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16條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訂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后生效。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勞動合同。包括變更后的勞動合同,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不符合本法規定的必要勞動合同條款的,或者用人單位未向勞動者交付勞動合同文本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我知道很多單位都有簽訂勞動合同的“習慣”,目的不同,但無論如何,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習慣。不支付社保和現金可以嗎?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申請社會保險是法定義務,企業不得以約定的方式依法剝奪勞動者的保險權利。《社會保險法》的頒布,從立法上進一步明確了勞動者享有的保險權是一項絕對權利。社會保險是強制性的。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和繳納保險費是雇主和工人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即雇主和工人之間的真正協議不能避免這一強制性規定。只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法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必須按照社會保險項目和保險費繳納方式、標準,為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辦理社會保險相關手續。如果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而遭受損失,用人單位應賠償
還應提醒勞動者,他們不應同意用現金代替社會保險費以獲取眼前利益,包括同意作為自由職業者繳納社會保險。這樣,與企業為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險相比,個人賬戶記錄的費用相對較少,職工今后享受的養老保險待遇肯定會減少。還必須提醒該單位,作為雇主,與工人簽訂以現金支付社會保險的協議是無效的。它不能試圖通過這種方式逃避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一旦發生糾紛,單位不僅要為職工補繳社會保險費和報銷醫療費用,還可能被有關行政部門追繳滯納金和罰款,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梳理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一般來說,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實際簽訂的勞動合同數量取決于實際人數,并且雙方自己保留合同。因此,勞動合同單位不能統一保管。對于更多相關法律問題,路霸網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增資公司注冊資金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哪些積極意義
2021-03-25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醉駕檢察院可以不起訴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13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附帶民事訴訟
2020-11-30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