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員工從某物流公司離職以后,拿著離職協議提起了勞動仲裁,要求公司結欠績效獎、加班費等金額達數萬元至十萬元不等。青浦法院法官在審理該案件時發現疑點重重,最終三人偽造證據一事被識破。日前,青浦法院對三人作出罰款6000至15000元不等的處罰決定。
仲裁裁決補償51萬
鄭某、張某、馬某是先后進入某物流公司工作的員工,他們說公司向他們說明的薪酬構成是基本工資和績效獎,分別為70%和30%。同年10月底開始,鄭某等三人就先后辭職不干了,他們與公司在工資差額、加班工資等方面發生了爭議。鄭某于2014年7月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工資差額、休息日加班工資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共計51萬余元。仲裁裁決公司支付鄭某工資差額及休息日加班工資22萬余元。對此,雙方都不服,最終鬧上法庭。
鄭某提供了一份離職時公司蓋章的關于離職、補給工資差額、績效獎、加班費、經濟補償金等事宜的協議書。對此,公司提出異議,表示從未簽什么協議,認為此協議有假,但無法提供相應的證據。
無獨有偶,法院的受理鄭某、張某、馬某三人提起的勞動訴訟中都提供了一份《協議》,內容幾乎一致,其中對離職情況、公司承諾支付各項錢款詳細列明。承辦法官在詳細閱卷、研究案情后,發現此《協議》有很多疑點。比如公司承諾支付其已經發過的績效工資、沒必要支付的經濟補償金,以及公司章并未加蓋于文字或落款日期上等都有悖于常理。
公章是真協議是假
理清疑點后,承辦法官與鑒定人溝通,鑒定人亦表示,據其多年工作經驗,《協議》疑點多多,雖然公章是真實的,實際成文日期也無法得出明確結論,但《協議》系造假的可能性極大。在之后的談話中,一名原告承認《協議》是三人自行擬定,拿到公司找內部人員偷蓋公章。
法官認為,審判實踐中,有時會出現通過作假證據來幫助證明自己的主張從而獲取利益的行為。這種行為極大影響了案件事實的查明,損害了對方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是對公平正義的破壞。本案中,針對鄭某等三人偽造協議并利用偽造的證據提起仲裁和訴訟,向公司索要高額款項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的偽造重要證據行為,青浦法院根據其索要金額的高低、是否坦白等主觀過錯程度,對三人作出罰款的決定。最終決定處罰三人6000至15000元不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用途是誰來確定的
2020-11-10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需要交印花稅
2021-02-16動物侵權的認定和賠償
2020-12-08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19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申請先予執行該怎么擔保?
2021-02-08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承包集體林地遇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0-11-19集體土地出讓需要村民簽字嗎
2021-01-04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管理的規定的具體內容
2021-02-19保障房土地出讓金要怎么交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