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員工從某物流公司離職以后,拿著離職協議提起了勞動仲裁,要求公司結欠績效獎、加班費等金額達數萬元至十萬元不等。青浦法院法官在審理該案件時發現疑點重重,最終三人偽造證據一事被識破。日前,青浦法院對三人作出罰款6000至15000元不等的處罰決定。
仲裁裁決補償51萬
鄭某、張某、馬某是先后進入某物流公司工作的員工,他們說公司向他們說明的薪酬構成是基本工資和績效獎,分別為70%和30%。同年10月底開始,鄭某等三人就先后辭職不干了,他們與公司在工資差額、加班工資等方面發生了爭議。鄭某于2014年7月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工資差額、休息日加班工資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共計51萬余元。仲裁裁決公司支付鄭某工資差額及休息日加班工資22萬余元。對此,雙方都不服,最終鬧上法庭。
鄭某提供了一份離職時公司蓋章的關于離職、補給工資差額、績效獎、加班費、經濟補償金等事宜的協議書。對此,公司提出異議,表示從未簽什么協議,認為此協議有假,但無法提供相應的證據。
無獨有偶,法院的受理鄭某、張某、馬某三人提起的勞動訴訟中都提供了一份《協議》,內容幾乎一致,其中對離職情況、公司承諾支付各項錢款詳細列明。承辦法官在詳細閱卷、研究案情后,發現此《協議》有很多疑點。比如公司承諾支付其已經發過的績效工資、沒必要支付的經濟補償金,以及公司章并未加蓋于文字或落款日期上等都有悖于常理。
公章是真協議是假
理清疑點后,承辦法官與鑒定人溝通,鑒定人亦表示,據其多年工作經驗,《協議》疑點多多,雖然公章是真實的,實際成文日期也無法得出明確結論,但《協議》系造假的可能性極大。在之后的談話中,一名原告承認《協議》是三人自行擬定,拿到公司找內部人員偷蓋公章。
法官認為,審判實踐中,有時會出現通過作假證據來幫助證明自己的主張從而獲取利益的行為。這種行為極大影響了案件事實的查明,損害了對方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是對公平正義的破壞。本案中,針對鄭某等三人偽造協議并利用偽造的證據提起仲裁和訴訟,向公司索要高額款項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的偽造重要證據行為,青浦法院根據其索要金額的高低、是否坦白等主觀過錯程度,對三人作出罰款的決定。最終決定處罰三人6000至15000元不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判決書下來后續程序如何
2021-02-25遺囑繼承及遺囑的形式
2020-11-13職工請假是否存在勞動糾紛
2020-11-11單位讓員工停職是什么意思
2020-11-27死刑怎么才能改刑
2021-03-04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產品質量投訴書怎么寫呢
2020-11-08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