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無效后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雙方簽訂的合同確認無效后,過錯方應賠償受害方造成的損失。如果雙方都有過錯,應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無效合同的損失賠償要件應包括:
1,一方有損失的事實。行為人實施了導致合同無效的行為。參與者有相應的錯誤
4。損害結果與過錯行為之間存在法律因果關系。合同無效的概念
合同無效是指因缺乏合同的相關有效要件,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社會公共利益,在法律上受到負面評價而成立的合同,且不產生合同雙方預期的法律后果。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對此作了相應規定,包括:(一)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2) 惡意串通或者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3) 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最高法院對《合同法》的解釋第4條規定,人民法院對合同無效的認定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不得以地方性法規和行政法規為依據。一般來說,只有違反強制效力條款(即禁止性條款)的合同才能被視為無效合同。違反行政規定的,合同當事人可以由有關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合同不視為無效。
III.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合同確認無效后,它將導致合同從一開始就無效,即追溯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被認定無效或者撤銷后,當事人因該民事法律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害人。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經濟損失。雙方有過錯的,應當分別承擔相應的責任。根據過失相抵原則,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責任。雙方惡意串通,有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合法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應當追回雙方取得的財產,返還國家、集體或者返還受害第三人
合同法第58條也明確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解除后,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無法或無需退貨的,應當給予對方折扣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經濟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第59條規定,如果各方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由此獲得的財產應返還給國家或返還給集體或第三方
本文通過lyba.com的小編輯介紹了合同無效后損害賠償的相關問題。相信大家對這方面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在實踐中,如果合同無效后確實滿足了構成要件,可以要求對方根據相應的法律后果承擔法律責任,以維護自身權益。如果您有任何相關問題,歡迎您在線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分居證據怎么辦
2020-12-11網上轉賬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1誰有權查處有關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
2020-11-15公證終止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03勞動爭議調解的步驟是什么
2020-12-03公司破產工齡還有賠嗎
2021-02-05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法律有無規定父母包辦婚姻怎么辦
2021-01-17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生產線外包
2020-11-11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