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規定“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按照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并規定“仲裁和訴訟程序適用調解原則”。該規定確立了處理勞動爭議的基本原則,即調解原則;及時處理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在適用法律方面各方平等的原則。這是處理勞動爭議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在調查的基礎上依法處理勞動爭議的原則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中國法制的基本原則。調解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時,必須對爭議事實進行深入、詳細、客觀的調查分析,查明事實真相,這是準確適用法律、公正處理爭議的基礎。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依法進行調解、仲裁和審判。處理勞動爭議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既不能主觀,也不能徇私枉法。以法律為準繩,處理勞動爭議,判斷是非,以勞動法律法規為依據;;處理爭議的程序應當依法進行;處理結果應當合法,不得侵犯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當事人法律平等原則
依法維護勞動爭議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體現了當事人平等適用法律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調解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應當平等對待勞動爭議的任何一方,其法律地位完全平等,法律賦予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由雙方平等享有和承擔,不應因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標準。在申請調解、仲裁和訴訟時,雇主和工人在參與調解、仲裁和訴訟活動時享有同等權利。在期限,陳述事實,辯論和提供證據,申請回避,是否達成調解協議,,如果他們拒絕接受仲裁裁決,是否起訴法院
III.關注勞動爭議的調解原則
調解原則說勞動爭議可以通過調解解決。爭議發生后,當事人應當先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在相互理解、相互遷就的基礎上達成協議,并認真遵守和履行。調解無效的,由仲裁機構和法院解決。調解委員會應當認真負責地做好調解工作,通過調解解決糾紛。調解需要建立和完善用人單位的調解組織和制度,充分發揮調解委員會的作用。調解不僅是調解委員會的需要,也是糾紛仲裁和訴訟過程中的需要。調解在仲裁程序中的表現是仲裁委員會受理爭議案件后可以先行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盡快作出裁決,裁決前的任何階段都可以進行調解。仲裁程序中的調解與裁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訴訟程序中,人民法院可以在不同的審判階段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盡快作出判決。人民法院主持訂立的調解協議,與判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調解原則并不意味著強制調解,而是要求調解在自愿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解決勞動爭議。調解與自愿原則密不可分。當事人是否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是否接受調解建議、是否達成調解協議,完全是自愿的,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還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自愿達成的協議也無效。在調解中,要注意防止長期調解的現象,即能調解者調解,不能調解的應盡快進入裁決或判決
IV.及時處理勞動爭議的原則
及時處理的原則要求勞動爭議當事人、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及時行使權利,履行職責。當事人應當及時申請調解或者仲裁,逾期不予受理。當事人應當及時參加調解和仲裁活動,否則調解不能進行,可以視為撤回仲裁或者缺席仲裁。當事人對仲裁訴訟不服的,也應當及時提出上訴。否則,它將喪失訴權和訴權,其合法權益將得不到保障。調解委員會應當及時調解爭議,調解期限不得超過30日;仲裁委員會應當及時受理爭議案件,受理時間不得超過7天,仲裁應當及時,受理時間不得超過60天;人民法院的審判應當及時,不得超過6個月,否則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及時處理的原則有利于及時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及時穩定勞動關系,規范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生活生產秩序,穩定社會秩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侵犯商標權10萬法院會怎么判
2021-03-01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