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的刑事法律風險防控
1、相關風險成因
針對上述風險事件,筆者認為,相關風險成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從業機構人員的原因。在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一切社會生產經營活動中,人員始終是最活躍的要素。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從業人員出現問題的時候,往往也是從業機構陷入法律風險漩渦的時候。例如,從業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非法獲取、買賣客戶信息,侵吞單位資產,挪用客戶資金等,均可能引發前面列舉的法律風險事件。
第二,從業機構自身的原因。從業機構是互聯網金融活動的主體,如果從業機構存在違法、違規經營,或者未能及時識別、分析潛在的風險事件,又或者在風險事件出現時未能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則無疑會對從業機構的業務活動造成嚴重不良影響,更有甚者,會給從業機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第三,第三方的原因。作為外因,第三方的原因往往會與內因(即來自從業機構及/或其從業人員的原因)相結合,共同導致刑事法律風險事件的發生。以P2P網絡借貸平臺為例,當平臺上的融資方利用平臺進行非法集資,而平臺未能及時識別,或者有意配合,或者未能向投資人進行合理的信息披露及風險提示的話,則對平臺而言,輕則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重則承擔刑事責任。
2、相關風險防控措施的建議
針對前述互聯網金融的刑事法律風險事件及其成因,結合自己的法律服務經驗,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通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協助從業機構進行刑事風險防控。
第一,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法律培訓及警示教育。人們常講“無知者無畏”,而法制觀念的淡薄和僥幸心理的存在也往往是誘發某些從業人員觸犯監管紅線,引發風險事件的主因。因此,有針對性的對相關從業人員開展法律培訓、進行警示教育,對于提高守法意識、引導依法從業,以及防范、杜絕違法行為的發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二,協助從業機構建立、完善相關風控制度。
根據《指導意見》,開展互聯網金融活動應當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包括“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信息披露、風險提示和合格投資者制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網絡與信息安全制度”、“反洗錢和防范金融犯罪制度”等各項制度。
上述各項制度既是監管部門對從業機構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從業機構抵御、防范風險能力的重要風控制度。因此,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從業機構都應當積極建立、完善上述制度。在此過程中,律師可以為從業機構提供相應的法律協助和支持。
第三,起草、審核相關協議、文件。
在具體的業務開展過程中,往往涉及到大量的協議簽署及文件發布活動。這些協議、文件既現了從業機構的單位意志,也會對從業機構產生相應的法律拘束力。如果這些文件、協議中存在逾越或疑似逾越監管紅線的內容,則勢必會置從業機構于危險境地,甚至可能成為對從業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追究刑事責任的理由和根據。
因此,從業機構有必要慎重對待其所簽署的協議和發布的文件,必要時應當安排專業法律人士協助開展起草、審核工作,努力確保從業機構的業務活動合法、合規,嚴格控制法律風險。
第四,針對具體業務事宜開展專項法律分析。
互聯網金融鼓勵創新,而創新在拓寬金融服務的業務范圍、提高服務水平,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隱含著逾越監管的法律風險,很多時候,“創新”本身就意味著冒險。蜘蛛和螃蟹都是八條腿,誰又能保證自己永遠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不是第一個吃蜘蛛的人呢?因此,針對具體業務事宜開展相應的法律分析,就潛在的法律風險及業務自身的合規性、合法性進行適當的論證,不但有助于防范法律風險,更有利于互聯網金融的業務創新。
第五,對特定風險事件及時開展危機應對工作。
我們不能完全排除特定風險事件的發生。在特定風險事件發生時,從業機構應當及時組建專業團隊展開危機應對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協助從業機構查明風險事件的相關事實,明確事件成因及責任主體,依法保全相關證據材料;(2)協助從業機構積極配合主管部門的調查工作;(3)作為從業機構的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積極參與因風險事件引發的訴訟案件,依法提出減免從業機構法律責任的意見和主張,維護從業機構的合法權益,避免風險事件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及危害后果的進一步擴大和加重。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金融借款保證人免責的情形
2021-01-10我國現行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是怎樣的
2020-12-29夫妻在婚前可以約定婚前協議嗎
2021-01-25公司注銷商標是否無效
2020-11-12交通事故上訴時間限制嗎
2020-11-18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