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無效合同是一項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且無履行效力的合同。總合同一經(jīng)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或者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而成立的無效合同,即使成立,也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無效合同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無效合同是非法的。一般來說,本法規(guī)定的無效合同是非法的。他們大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例如,合同當事人非法買賣毒品、槍支等。無效合同的非法性表明,此類合同不符合國家意志和立法目的。因此,國家應干預此類合同,使其無效,而不管當事人是否聲稱合同有效。無效的合同從一開始就是無效的。所謂從一開始無效,是指合同自訂立之日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將來也不會轉化為有效合同。由于無效合同實質上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國家不承認此類合同的效力。如果合同已經(jīng)履行,當事人的財產(chǎn)應當通過返還財產(chǎn)和賠償損失的方式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tài)。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當事人一方以欺詐或者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
本項是關于以欺詐和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的效力的規(guī)定。在經(jīng)濟生活中,利用此類合同侵吞國有資產(chǎn)、侵犯國家利益的案件屢見不鮮,但受害方卻不敢承擔責任或漠視國家財產(chǎn),造成了國有資產(chǎn)的巨大損失。如果此類合同不包括在無效合同中,僅保護國有資產(chǎn)是不夠的
所謂的欺詐就是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故意將虛假情況告知另一方,欺騙另一方,誘使另一方當事人錯誤地表達意思并與其訂立合同。欺詐行為有很多種,如銷售假冒偽劣產(chǎn)品、提供虛假商品說明、與外國簽訂合同以騙取存款或支付無履約能力的貨物等。欺詐有以下幾個要素:(1)欺詐方有欺詐意圖。也就是說,欺詐者在知情的情況下通知另一方該情況是錯誤的,并將使另一方陷入錯誤。欺詐意圖不僅包括欺詐者為自己謀取利益的目的,還包括第三人謀取利益并給對方造成損失的目的。(2) 欺騙對方。所謂欺詐行為,是指欺詐者故意對外表示欺詐的行為。欺詐行為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實踐中,欺詐可分為故意陳述虛假事實的欺詐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犯錯的欺詐。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是一種虛假陳述,比如說劣質產(chǎn)品就是優(yōu)質產(chǎn)品;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指行為人有義務如實告知對方真實情況,故意不告知。(3) 欺詐方因欺詐而簽訂了合同。只有當欺詐行為使另一人陷入錯誤,并且該另一人因該錯誤而違背其真實意愿與其簽訂合同時,所謂的脅迫是指行為人通過威脅要發(fā)生損害或直接實施損害而恐懼地與另一方簽訂合同。由于脅迫而簽訂的合同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威脅將要發(fā)生的損害來讓其他人害怕。可能發(fā)生的損害可能涉及生命、身體、財產(chǎn)、名譽、自由、健康等。損害必須嚴重到足以嚇唬被脅迫者。如果一方造成損害的威脅不存在,沒有根據(jù),或者被脅迫方根本不相信,則不構成脅迫。另一種情況是,行為人實施不法行為,直接給另一方造成人為損害和財產(chǎn)損失,迫使另一方簽署合同。這種直接損害可以是對身體的直接損害,如毆打對方;它也可能是對精神的直接傷害,比如散布謠言和互相誹謗。因脅迫訂立的合同應當具備下列構成要件:(1)脅迫人有脅迫意圖。也就是說,脅迫者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引起被脅迫方的心理恐懼,脅迫者希望通過脅迫行為使被脅迫者的意圖表達與被脅迫者的意愿一致。(2) 脅迫者一定實施了脅迫行為。例如,脅迫者必須具有威脅損害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損害的行為。沒有脅迫的,只有主觀故意,不構成脅迫。脅迫通常表現(xiàn)為強迫對方當事人訂立合同,或在合同訂立后以脅迫手段強迫對方當事人變更或終止合同。(3) 脅迫必須是非法的。脅迫是對另一方的脅迫和威脅,但這種威脅必須沒有法律依據(jù)。如果一方有正當理由對另一方施加壓力,則不構成合同中的威脅。如果一方向另一方提出,如果另一方未能按時履行合同,將提起訴訟,因為這是一種合法手段,不構成脅迫。(4) 由于受脅迫的行為,被脅迫人與被脅迫人之間必須訂立違背其真實意愿的合同。如果被脅迫者受到另一方的威脅,但沒有被另一方移動,沒有與另一方訂立合同,或者合同的訂立不是由于另一方的脅迫,則不構成脅迫。通過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的合同
所謂惡意串通合同是指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的合同,由合同雙方為謀取私利而非法串通訂立。例如,如果a企業(yè)的產(chǎn)品質量低劣,無法銷售,他們會賄賂B企業(yè)的采購人員或其他簽訂合同的稱職人員,然后相互勾結簽訂合同,將有缺陷的產(chǎn)品作為合格產(chǎn)品購買。在實踐中,代理人與第三方串通訂立合同并損害委托人利益的情況也很常見。由于此類合同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損害了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為了維護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維護正常的合同交易,根據(jù)《民法通則》第58條,本法將此類合同視為無效合同。以法律形式掩蓋違法目的訂立合同
民法通則第58條第7款規(guī)定,以法律形式掩蓋違法目的的民事行為無效。在這種合同中,行為人以迂回的方式規(guī)避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達到非法目的,因此又稱為偽裝合同。例如,通過虛假銷售隱藏財產(chǎn)、逃避債務的目的,是一種典型的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由于該等合同被掩蓋的目的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會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因此本法還將該等合同納入無效合同。損害公共利益的合同許多國家的法律規(guī)定,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或公共秩序的合同無效。公共秩序和良好的風俗習慣或公共秩序對于維護國家和社會的整體利益以及社會道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雖然中國尚未采用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或公共秩序的表述,但《中國民法通則》第58條第5款確立了社會公共利益原則。第58條第5款規(guī)定,違反法律或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無效。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實質上是對社會主義公德的違背。破壞了社會經(jīng)濟秩序和生活秩序。例如,與他人簽訂租賃賭博場所的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
從本條規(guī)定可以看出,只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才無效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工作可以雇傭童工
2021-03-01比特幣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2020-12-11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開發(fā)房地產(chǎn)要多少資金
2021-03-04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按份共有房產(chǎn)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xù)
2021-01-07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發(fā)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xù)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無證駕駛時發(fā)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