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68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申請或者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進行審查后,認為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認其效力,需要執行的,發出執行令,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認和執行。根據這一規定,外國法院的判決要得到我國的承認和執行,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作出判決的法院所在國家與我國存在條約關系或互惠關系。這又分三種情況:
(1)我國與該外國都是某一多邊公約的締約國或參加國。
(2)我國與該外國簽訂了雙邊條約,該國法院的判決在我國承認和執行,應按司法協助條約規定的條件和程序辦理。
(3)我國與該外國雖然沒有參加同一公約,或沒有簽訂雙邊條約,但存在互惠關系。
2、申請或請求我國法院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判決必須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
3、申請或請求我國法院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判決不得違背我國法律的基本原則,并且不得損害我國的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此外,我國在與有關國家簽訂的司法協助條約中,對相互承認和執行法院判決的條件和程序作了具體規定。根據這些規定,我國法院對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外國法院判決不予承認和執行:
(1)按照我國法律有關管轄權的規定,判決是由無管轄權的法院作出的。
(2)根據作出判決的法院所在國的法律,該判決尚未確定或不具有執行力的。
(3)敗訴一方當事人未經合法傳喚,因而沒有出庭參加訴訟,或者在沒有訴訟能力時沒有得到合法代理。
(4)該外國法院判決在我國強制執行有損于我國主權、安全或公共秩序;
(5)我國法院對于相同的當事人之間就同一事實和要求的案件已經做出確定的判決;或者我國法院已經承認了第三國法院對于相同的當事人之間就同一事實和要求的案件所做出的確定的判決。
判決經審查后如無上述規定的拒絕承認和執行的情形,判決按我國法律規定的程序執行。
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程序有三種:
(1)承認和執行與我國締結或參加了國際條約的國家的判決,按照國際條約的規定,由外國法院向我國法院請求。
(2)如果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判決的國家與我國有互惠關系,按照互惠原則,由外國法院向我國法院提出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分立的條件申請
2020-12-08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借款協議書有期限嗎
2021-02-27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事故理賠有“竅門”
2020-11-19總承包合同與分別承包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3-02農村機動地有什么用途
2021-03-03最新拆遷補償方式還有置換嗎
2021-01-06高鐵拆遷是強制性的嗎,必須拆遷嗎
2021-01-26拆遷不給安置房怎么辦
2021-03-12公房拆遷后如何安置共同住人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