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專利侵權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I)專利侵權的行政責任
,負責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責令其改正、處以罰款等。負責專利工作的部門也可以應侵權人的請求調解專利侵權的賠償金額。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人根據專利工作主管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立即停止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賠償損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金額,根據專利權人因侵權而遭受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取得的利益確定;難以確定侵權人遭受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的,可以參照專利許可費的倍數合理確定。消除影響。當侵權人的侵權行為對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人應當采取適當措施,承擔法律責任,消除影響,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為消除對專利產品的不利影響
(三)刑事責任
根據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專利侵權
(I)未經許可實施他人專利。這種專利侵權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未經權利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根據專利法第11條的規定,它包括以下三種具體形式:制造、使用、要約出售、,銷售或者進口他人的發明專利產品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產品;使用他人的專利方法,并使用、要約銷售、銷售或進口根據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制造、銷售或進口他人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2)假冒他人專利的。這種專利侵權是指侵犯專利權人的標記權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84條,它包括以下四種具體形式:未經許可,在其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及其包裝上標明他人的專利號;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致使他人誤認為所涉及的技術是他人的專利技術的;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誤認為合同涉及的技術是他人的專利技術;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3)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
依照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應當承擔一般民事侵權責任,負責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責令改正,伸張正義,并可能受到處罰
(四)除法律明確規定外,在理論和實踐中存在兩種侵權行為:過失假冒,即:,犯罪行為人故意冒充專利,任意編造專利號,該專利號恰好與某人獲得的專利號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該行為沒有假冒意圖,該行為的結果仍然構成假冒他人專利。反向假冒是指行為人銷售他人合法獲得的、擁有自己專利號的專利產品。顯然,這種行為不足以“假冒他人專利”,但事實上,它侵犯了合法專利權人的標記權,這仍然是一種侵權行為,侵權人應承擔民事責任,假冒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
專利侵權的抗辯理由是什么P>
假冒專利罪的司法解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在扭送犯罪嫌疑人過程受傷如何處理
2020-11-12上市公司是什么
2021-02-28前夫未經授權代簽房屋租賃合同有沒有效
2021-03-03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夫妻一方離家出走的離婚程序
2020-12-01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