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注意合同名稱是否與合同內容一致。有些企業使用統一的合同文本,這是一件好事。然而,由于對合同的性質缺乏詳細的了解,會有一些公開的東西。例如,這是一份加工合同,但使用了《購銷合同》的文本,這給合同的后續履行和適用的法律規定增加了爭議。其次,注意列出每種商品的單價。有些企業在購銷合同中只規定各種商品的總價,而不確定每種商品的具體單價。一旦在部分履行合同后發生爭議,就很難確定一些尚未履行的商品的價格。第三,在合同中規定違約金和賠償金的計算方法。雖然合同法規定,如果一方違約,另一方可以從其收回違約金和賠償金,如果合同中未規定違約金數額,法院將認為雙方放棄了當時的違約金的權利,不支持。明確賠償的計算方法,這有助于在未來發生糾紛時快速確定賠償金額
第四,確定主管法院現在一些案件往往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在訴訟管轄上。如何避免?可以采用對合同有明確管轄權的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合同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約定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的人民法院,原告住所和標的物所在地,但不得違反訴訟法關于一級管轄權和專屬管轄權的規定。簽訂合同時,雙方一般都很友好,容易達成協議。如果事先確定了有管轄權的法院,以后就沒有必要為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殊死搏斗了
第五,注意嚴格用詞。不要在合同中使用歧義或多義詞。例如,甲、乙雙方口頭約定乙方向甲方借款5萬元,乙方償還部分借款后,甲方出具憑證,乙方“償還欠款1萬元”。后來,甲方起訴法院,要求乙方延遲歸還余款4萬元。對該憑證有兩種理解:一是甲方為乙方開具收據,即乙方實際收到乙方返還的欠款1萬元,乙方仍欠4萬元。這里的“還款”應該理解為“還”;另一種觀點認為,甲方出具的票據是證明甲、乙雙方存在欠款金額的憑證。此處的“返還”應理解為“Hai”,即乙方仍有1萬元可返還,因此,乙方應被責令退還甲方10000元。另一個例子是:合同結束時,合同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然而,一方只簽字,沒有蓋章。在法庭上,另一方當事人提出,合同沒有成立,因為合同只是簽署的,沒有蓋章。雙方一致認為,合同成立要件不完整
目前第六個合同標的的主體資格,業務單位的性質、類型和背景比較復雜,相關部門管理不到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防止欺詐和降低交易風險,必須考慮交易對手的主體資格、合同履行能力和信用狀況。在主體資格方面,應當查閱對方的營業執照和參加年檢企業的證明材料。你不能僅僅依靠你的名片、介紹信、工作許可證、公章、授權書、營業執照復印件和其他證書。由于一些企業可能會因為連續兩年不參加年檢而被工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七,合同條款必須平等。合同是當事人之間確立、變更和終止其權利和義務的協議?!逗贤ā访鞔_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一方當事人享有權利必須承擔義務。合同條款的對等是公平原則的重要內容。不要簽訂義務多、責任重、權利少的單方面合同。例如,合同只規定了如何處理我們的違約行為,而沒有規定如何處理另一方的違約行為。同樣,不要簽訂權利多、義務少、責任少的合同,否則對方可能會因為合同違反公平原則而對合同的有效性提出抗辯。
第八,注意定金和“定金”的區別。押金是債務的一種擔保方式?!逗贤?a href='http://www.bjxgfjob.com/tiaoli/13.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條例》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定金作為債權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減或者收回。支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由此可見,定金具有懲罰性,在合同法中被稱為定金罰金。在實踐中,許多人將定金寫為“定金”,而“定金”在法律上被確認為預付款,不具有擔保功能。第九,注意工程分包合同的特殊要求。該公司承包的一些項目是從其他承包商分包的。此類合同涉及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業主是否允許承包商分包或分包項目。一般情況下,發包人禁止工程分包或分包,或規定未經發包人批準,承包人不得將工程分包或分包給第三方。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分包和分包必須經發包人批準,否則分包或分包行為無效。分包或轉包工程的承包商往往對分包商隱瞞原合同的規定。為此,他應直接向承包商提出這個問題,并要求他獲得業主的同意,將項目分包或分包給我們。
第十家仲裁機構的名稱應具體明確。當一些合同規定仲裁事項時,它只是一般性的。如有爭議,應在甲方(或乙方)所在地的仲裁部門解決。該仲裁條款只規定了仲裁地點,沒有規定仲裁機構,事實上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據《仲裁法》的規定,當事人訂立仲裁協議或者約定仲裁條款時,應當選定仲裁委員會。因此,必須寫明仲裁機構的具體名稱,如南京仲裁委員會。如果沒有具體名稱,爭議發生后,雙方只能協商并簽署補充協議予以澄清。如果協商失敗,原仲裁協議無效
作為一名公司經理,我們在起草合同時應把握兩個原則:謹慎和慎重考慮。本文結合合同管理的實踐,提出了合同起草中應注意的十個法律問題。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維權
2021-02-01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交通事故怎么界定
2020-12-13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費
2020-11-30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